85新潮艺术品流向何方?

时间:2009-04-02 03:53:33 来源:网络 点击:0

80年代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不仅成为拍卖市场的新宠儿,而且也被艺术家本人或者策展人拿出来“回顾”,且在2006年底再次热闹起来,并将延续到2008年之后。

黄锐,门,1981

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也是一个迷失的时代,当资本的暴利侵袭艺术的圣地时,回头看看变得非常“充要”。

1989年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l7年。被视为“80年代现代艺术运动的一次最集中总结和华丽落幕”的这次展览,也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环境的改变而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2005年开始,人们似乎又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当年参与了整个展览的策划者高名潞于2005年7月,在中华世纪坛策划了名为“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 年”的展览,引起了业界关注;同年,艺术家刘向东因为其“八五新潮”时期创作、后来又丢失的作品——《哲学手稿》被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拍卖,而将嘉德告上法 庭;又是这一年,文化界掀起“80年代热”。到了2006年,这一热度又迅速蔓延,策展人黄专在深圳策划“创造历史: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 展”;中国嘉德、匡时国际拍卖公司分别设立创作于80年代的作品专场;北京保利的“日本所藏中国油画专场”也以“85思潮”为主题,艺术界掀起大规模的 80年代艺术热。

1989年2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几乎所有活跃于当时的艺术家 都参加了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题材包括绘画、装置、行为、摄影、录像,彻底颠覆了中国人对艺术的传统经验。这次展览采用“不许调头”的交通标志作为标识,这一标识表达了当时艺术家们的一种心愿,即希望当时的改革开放继续向前,不要走回头路。

80年代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不仅成为拍卖市场的新宠儿,而且也被艺术家本人或者策展人拿出来“回顾”,且在2006年底再次热闹起来,并将延续到2008年之后。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千万身价

这种热闹也被海外顶级媒体捕捉到,最新一期的美国《时代》杂志上刊登了记者Simon Elegant所写的一篇文章《中国大卖》(The Great China Sale),该文章描述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情景。

文中还提到在2006年11月举行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张晓刚的画作《天安门》以136万美金成交;同时英国的收藏家Charles Saatchi在伦敦拍卖会上也以150万美金的高价购进张晓刚的另一幅画作。

1958年生于云南的张晓刚,现已是赢得国际声誉的中国当代顶级油画家。上世纪90年代早期起,张晓刚一直在创作他的“血缘:大家庭”系列,这套仿如“文革”时期合家老照片的油画系列也成为艺术家的标志作品。

2005年10月,《血缘系列:同志120号》在纽约苏富比拍出96.7万美元的天价,创下中国在世艺术家单幅作品价格的新纪录。

与张晓刚差不多“批次”的当代艺术家开始享受中国艺术家从没有过的礼遇,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在北京更拍出22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而他们只经过了 20年左右的奋斗就让自己的艺术获得了一个“天量货币的评估”。他们的“现在被关注”,在张晓刚看来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因为那和这都是一个转折的时 代。”

反思商业化迎接“艺术牛市”

艺术批评家观察到这点时,多数认为,在一个过于倾向商业化的艺术体系中,自我审视和接受检阅类似快涨的股市进行的盘整,“如果盘整反思充分,将能顺利冲过高点迎来牛市,否则将进入漫长的回落期。”

此外,除了特定的中国历史背景外,更重要的是这批“当政艺术家”已经全面掌控艺术话语权,在总结自我的同时,也是对自己“黄金时代”的交待,当然不排除部分投机跟风者借此提升自己的身价。

在八五新潮美术、八九现代艺术大展等时期冒尖的青年艺术家,一眨眼就伴随着中国的经济腾飞走过了20年历史。

20年的进阶中,中国当代艺术家也经历了被遗忘的90年代低潮期,但进入2000年后,中国经济连续以超过9%的发展速度“跃进”,2001年国内生产 总值为109655.1亿元,2006年就增至202674.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位已经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四位。

综合国力的增强,艺术必然也享受到这一经济成果,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不会骤跌的基础,甚至中国当代艺术经过一次泡沫沉淀后,将登上漫长的“艺术牛市”。

自我回顾、自我发现还会持续

20年在人的一生只能用“黄金”来比拟,当中国经济已超过英国跃居全球第四时,上层建筑的被决定者开始发威了,它引导的精神层面的艺术必然要登台表演。

艺术家和策展者本人也清晰地看到了这点,2006年11月3日至30日,由黄专策划、OCT当代艺术中心主办、深圳华侨城房地产协办的“创造历史:中国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吸引了众多顶级艺术家和顶级作品。

“创造历史”展收集80年代珍贵的艺术品原件和部分艺术创作文献,展现了以“星星画会”到八五新潮美术运动、八九现代艺术大展的基本历史线索。展品包括 “星星画会”的珍贵展品、“伤痕绘画”的代表作、八五新潮美术运动时期各地艺术群体中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如:中国第一部录像艺术作品张培力的 《30×30》;王广义在北方和后古典时期的代表作,以及第一次公开展出的《毛泽东AO》的底稿和八九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的珍贵图片。

这是在中国第一次全方位的20世纪80年代现代艺术的展示和纪念活动。许多艺术批评家及艺术家参加了本次展览及座谈会。

类似这样的“自我观察、自我回顾”都在有计划地自发举行,王广义就准备在明年举办“王广义20年回顾展”,而且是在德国,将从国内运过去80件左右的作品。

一个正常的艺术家不应管太多

“人是一切财富的首要和最终的源泉”,曾经轰动西方的经济哲学著作《小的是美好的》一书在六年内重印了12次,作为声讨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经典 著作,作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强烈贩卖着他的理念,“以技术开发与大自然开发为基础的发展有着它的极限界域,应当把重点从商品转移到人。”

因此,这批缔造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艺术家们首先成了我们观察的对象,目前依然活跃在当代艺坛的艺术家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温普林、肖鲁、尚扬、黄锐、张培力、王鲁炎的同题作答就变得具有标本价值。

这些参加过’89现代艺术大展的参展艺术家似乎都用了“充满理想”去评价80年代的创作。

方力钧认为“当时大家都不知道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只是努力地做,把整个生命都挤压出来,去搏一个未来的感觉。”

王广义用了“纯洁”来评定那段快乐时光,“80年代是充满信仰和理想的时代,很纯洁的一个艺术状态。”

而面对艺术市场的亢奋,很多艺术家也变得尴尬和两难,王鲁炎表示,“艺术市场的火爆是好事,也不一定全是好事,好的方面可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体制完善和健全,不好的是艺术家心态的浮躁和中国当代艺术的产业化,艺术质量在此情况下不是上升而是在下降。”

张晓刚则相对平和,“不管外面怎么变动,自己只能一如既往地创作,一个正常的艺术家不应该管那么多。”

但对80年代当代艺术作品的思慕则渗透了收藏家和艺术机构,知名策展人程昕东就表示,“大家都在找那个时期的作品,因为(作品)确实有激情,有理想。”

谁在收藏’89艺术大展作品?

1989年的一天下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参加“现代艺术展”的画家王广义,神秘兮兮地把栗宪庭拉到办公室的角落,手哆嗦着,从一个破书包里拿出几叠油渍麻花的钱来,面额十元,一千块钱一沓,共十沓。

王广义用颤抖的声音说:“今天我请吃饭,老栗你来点,什么地方都行。”

晚上,王广义一行十多个人,去一个湖南馆子,吃掉了两百多块钱。

王广义把一张画毛泽东的画卖给了一个叫宋伟的老板,得到了一万块钱。

事实上,1985年开始酝酿的现代艺术展,到1989年办成,但当时艺术家们很缺钱。宋伟很有魄力,他在展览结束后就买下了王广义、丁方、张培力等人的作品,包括肖鲁的装置作品。

17年前的一万元,对当时的“转型艺术家”们来说,价值可想而知。

十多年后,王广义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F4(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和岳敏君)成员。在2006年春季纽约苏富比和香港苏富比两场拍卖中,王广义的政治波 普类作品的价格出现了急速上涨,纽约苏富比推出的《大判·波普艺术》成交价为198万元,而在5月份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他的Rolex更是以416万元的 价格创下了纪录。

如今拍卖场上的这些数字,虽然已是一万元的上百倍,但对王广义来说,内心掀起的波澜永远无法与当年的一万元相比。

宋伟: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第一人

后来据王广义回忆,由于当时的艺术家都很穷,住不起旅店,很多人是住在中央美院的学生宿舍、办公室里,展览结束后,很多展品带不走,就不了了 之。而他的展品——《毛泽东AO》在大展后上了美国的《明周刊》,并且在展览结束之后被北京商人宋伟以一万元的价格收藏。而这位收藏家,也正是此前高名潞 提到“北京一个公司的老板”,此人靠卖盒饭起家,在80年代便有如此眼光收藏当代艺术品,可以称之为“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第一人”。

据知情人士 透露,这位收藏家宋伟后来去了美国,从美国回来以后,精神就出了问题,据医生诊断,他患的是一种“妄想狂”的精神疾病。后经多方诊治,病情略有好转,但是 喝完酒之后还会“发狂”,有时也会发作。在去年肖鲁的作品复制完毕之后他们曾举办过一次研讨会,当时把宋伟也请去了。但是开场没多久他就发病了,开始扔东 西,并且表现得非常烦躁。现在的宋伟病情时好时坏,近两年不断有人找他,询问关于当年 ’89大展的事情,可这件事已经成了他心底不能触动的记忆。

而在宋伟发病后,其妻也因此与他离婚,当年收藏的一些’89大展上的参展作品,被陆续卖掉,部分作品流入海外藏家之手,而肖鲁的作品《对话》也在这个过程中遗失。

收藏80当代艺术是因充满力量

自80年代初就到法国从事艺术经纪的策展人程昕东,从1993年起就开始策划中法之间艺术交流的活动,他对80年代艺术作品有着痴迷的喜好。

正在法国巴黎的著名国际策展人程昕东表示,自己有收藏北京“’89现代艺术大展”的作品,“但是当时没钱,只买了二三幅。一件是潘德海的,一件是毛旭辉的。”

当时程昕东花了几百元,一直保留到现在。而目前一件的价值在50万人民币以上,“但肯定不会卖的,因为这些作品代表了历史,有激情,很纯洁,是历史经典。”

为此,程昕东还专门办了“毛旭辉——20年作品回顾展”,包括《坐在扶手椅上的家长》(木板上油画,1989)等,从1985年到2005年对毛旭辉的作品都进行了展示。

程昕东告诉记者,收藏’89艺术大展的作品主要考虑了“代表一个时代的艺术品,非常有力量,作品敏感,是中国当代艺术历史的重点纪录。”

程昕东非常不甘心,“如果有钱我会全部买下,目前也一直在找那个时期的作品,也在做关于80年代主题的当代艺术展览和个展。”

事实上,尤伦斯、管艺、希克、田烟幸人、张颂仁等国内外藏家也都在寻求着这些“特殊时期的作品”,因为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被普遍认为是传统与当代的分野,这之后,中国的当代艺术开始走向高潮。

因此才有了各种百万当代艺术家诞生,包括以97.92万美元成交的张晓刚单幅油画作品《同志》,以627万元成交的孟禄丁、张群的《在新时代——亚当· 夏娃的启示》,511万元的岳敏君《迷惑的春天》,467万元的《狮子》,徐冰的《鸟》337万元,张洹《和平钟》337万元,张晓刚《血缘:同志 NO.120》809万元,方力钧《No.8》345万元,《中国地图》188万元。在内地,周春芽《山石图》440万元,《生活像花儿一样美丽》253 万元,曾梵志《面具》275万元,王广义《大批判——耐克》330万元,张晓刚《戴红领巾的女孩》385万元,石冲《物语水空气和身体》236.5万元。

值得警惕的是,大量海外藏家来华“吸货”也造成了潜在危险。其中,瑞士前驻华大使希克收藏了大量中国当代艺术精品,在他的藏品库中,中国有才华的当代艺 术家无一漏网。但北京的几个大型拍卖公司,例如嘉德、太平洋、中贸圣嘉、翰海等的成交中,当代艺术只占有很少的份额,而且通常是油画,而摄影、综合材料装 置、雕塑等则更为少见。

尽管有关部门注意到了这一情况的潜在危险,已开始向美术机构投入巨资来收藏当代艺术品,例如中国美术馆的收藏费从每年 几十万元一下子增加到每年5000万元,力图挽回中国当代艺术流失海外的被动局面,但从这个数字以及作为国家美术馆目前的作为来看,仍然远远不够。收藏界 也需要提升对中国当代艺术价值和意义的了解;另一方面,文化机构和主流媒体也应当给予当代艺术更多理所当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