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印重识启功

时间:2016-11-07 15:14:16 来源:网络 点击:0

今年的7月26日,是启功先生百年诞辰,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启功遗墨——启功先生书画作品展览”同日于国家博物馆开幕。同时,《启功全集》也于26日举行了首发式。本次北师大将活动定义为重新认识启功,意欲展示诗书画印全才的多面启功。

启功书法

《荷香十里》1992年作

启功十岁时与祖父(左一)、姑丈的合影。

启功(后排左一)与夫人、母亲和姑姑。

书鹅

学问

启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旧体诗词亦享誉国内外诗坛,故有诗、书、画“三绝”之称。

“先生的学问都是通的,先生做诗词时更多是从常识出发,绕了一圈讲明白以后又会回到常识”。在侯刚眼里,启功虽然是八旗子弟,却是读书人的做派。他不仅在书画艺术上有极高造诣,在古典文学创作和研究上也造诣精深,通过启功发现的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因为启功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代表。

启功在《启功韵语自序》中,称自己的诗“绝大部分是论诗、题画、失眠、害病之作,而且常常‘杂以嘲戏’。”启功对自己的自嘲,是因为他敢于自我否定,他的诗词的语言是浅易风趣的,但内涵却是意味深长的,在风趣的文字中让人回味着内涵,人生最简单的智慧尽在其中,可见启功真善美的品格。相比之下,宋代的苏东坡、辛弃疾等诗人的作品中,也包含着风趣。而启功的风趣,却更浅显易懂,将生活的真理完全展现出来。

人品性格尽显书中

书法是启功最为人熟悉的学问,启功的书法作品笔画遒劲俊雅,笔法炉火纯青,在传承古人的基础上自成一体,一笔一画写出了启功先生恒久的人格魅力,成为中国当代书法文化的瑰宝。但是侯刚表示,启功不太喜欢人称他“书法家”,更愿意人称他“教授”“学者”。“先生总是说,他的主业是教师。”

直至启功离世前,慕名求字者仍然不少,启功则不论尊卑都不忍拂意。侯刚说启功写字时不择砚墨,宣纸下垫几张旧报纸就章法天成。晚年后,年事渐高的启功很累,却始终保持着宽容大度、豁达幽默的处世态度,仍然为求字者书写。

启功的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仁珪如此评价,“启体”书法是在长期学习传统书法的功底上逐步渗入自家风格之后形成的,最终形成了外柔内刚、自然洒脱、清隽儒雅而妩媚华美的“启体”。启功在辅导别人书法时,最常强调的是要把笔与笔之间的细节关系交代清楚。然而,“功夫在诗外”,要想更深入地走进启功先生的书画世界、更本质地领略启功先生的创作精髓,还须超越纸面笔墨的局限,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去探求启功的学养、气质、品格。

启功的书法一定要结合人格气质去欣赏,艺术家梅墨生也表示,启功的书法具有极高的象征性与代表性,人格高尚,是艺术界学习的楷模。

《中国书法》杂志社长、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刘正成分析,启功的作品有两大特点。一是作品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这源于启功对旧体诗的研究,所呈现出的是启功作品并不是唐诗宋词的技法临摹,而是透露着他个人的生活境遇,在刘正成看来这才是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另一方面得益于启功全方位完整的知识结构。刘正成提到,启功在古典文学、书画鉴定、印章鉴赏等很多领域都有深刻的研究,这些方面的造诣都体现在了启功的书法创作。

与书同源美学风格

启功最早接触的其实是画。侯刚介绍,启功的理想就是成为中国文人画家,主要是临摹中国传统文化,启功的书画,只是抒发自己学问上的感想。“先生在1957年之前的作品,表现的都是很地道的中国文化,主要是山水方面,因为先生认为,山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启功少年时期便追随自己的老师学习书画,喜欢向名家当面请教,他过眼的古今书画名作不计其数,在扩展了眼界的同时,加上经常举一反三,抓住了书法的规律。但启功对自己的评价却是:“字不如画,画不如文物鉴定。”启功说因为写字不像画画费事,所以他也乐意写字,因而也就写得多,影响大。

赵仁珪表示,启功的画也极见传统的功力,勾勒皴染,无一笔不见功力,空灵淡雅之中,颇饶秀丽超逸之美。山水画层次丰富,意境高远,竹石画韵味醇厚,灵动婀娜,与其书法具有同样的美学风格。

用印高手从不篆刻

曾经任西泠印社社长的启功,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篆刻印章,所以其印章篆刻都是出于他人之手。但是启功先生对于印章知识的博学、对于印章鉴赏的能力达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启功的学生、西泠印社会员之一的金煜主要研究启功在印章及鉴赏方面的成就。

启功用印的审美取向是规矩严谨、端庄稳重、大气朴素的,然而启功使用图章风格迥异、见解独到、意蕴非凡。为了提升整幅作品诗书画印结合的表达效果,启功不拘泥于传统的图章位置,将其与作品的整体章法结合在一起。“迎首章一般打在首字及第二字之间,但启功先生根据章法的需要会打在第一个字上面,这样会使整个条幅显得更为宽广,这是启功先生的创意。”

在1989作的画作《葡萄》中,启功题诗三首,每首诗旁边都有印章,共8枚。“从整幅画来看,有一种斑斑驳驳的趣味,如果单独将每个印章挖出来,又是一幅作品,我认为这种组合很有趣味。”

□展览

早期山水画亮相国博

进入国博北区二层11号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红竹图为底图制成的大幅海报,海报上题字“启功遗墨展”,其中“启功遗墨”为启功生前亲笔题字。从左手边进入展厅,启功的早期山水作品一一呈现在眼前。启功的山水作品多出现在1957年之前,之后在书画方面,启功以书法居多。本次展览共展出131件启功作品,后20年的作品占到80%,其中北师大收藏的作品有30件左右,其余多是从藏家和拍卖行借来。

展厅内两幅遥相呼应的训则还有一段故事。《启功全集》出版委员会委员侯刚介绍,书于1993年的“师垂典范范示群伦”原打算作为北师大的校训,但是启功觉得这个难于理解,太过“文气”,于是建议改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并于1997年题字。

内厅多为启功小幅作品,包括扇面、册页、小品等,多幅红竹图颇为引人瞩目。后期启功除了书法创作外,多画小尺幅作品,红竹图是其中的经典题材。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在展览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启功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著名教授,他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古典诗词创作、文物鉴赏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成为一代国学大师,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据悉,启功遗墨展分国家博物馆、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博物馆两个分场展览,共展览启功各个时期的书法、绘画作品两百余件,全面反映了启功的书画成就。展览将于8月4日闭幕。

□新书

《启功全集》全景呈现

7月26日,与展览同时举行的是《启功全集》首发式。据了解,为保存和弘扬启功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精细策划、精心组织编辑出版《启功全集》。

北师大出版集团总经理杨耕介绍,北师大出版社自1985年首次出版《启功书法作品选》以来,二十多年间陆续出版了启功先生的学术著作与诗歌、书画作品集和相关研究资料图书超过100个品种。2005年启功去世后,北师大出版社开始着手编辑出版《启功全集》,并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由于启功本人没有收存自己的著作和书画作品,通过多年的搜集、整理,最终确定《启功全集》共20卷,前10卷为著述,包括诗词创作、讲学、口述历史、书信、日记等,后10卷为书画作品,汇集了启功创作的册页、成扇、手卷、横幅、立轴等。

□声音

电脑字库启功体失真

现在的市场上,启功的假作层出不穷,侯刚表示,启功从不打假,这源于启功的性格非常谦和,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他能容忍,他认为那些制假的人都是在自娱自乐。“只有在遇到与中国传统背道而驰的事情时,他才会站出来。”

对于现在电脑字库里的“启功体”,侯刚提出了不同意见。“电脑只是机械地将每个字的中心定为几何正中间,但每个中国字的中心都是不一样的,用电脑技术勾勒出曲线后,是以几何为中心的,因此造成了失真。”侯刚表示,其实启功体并非启功自己所写,因为当时启功年事已高,所以由学生代写。

虽然启功生前多次说:“你若是通,自然会明白字的精髓;若是不通,愣是按照错的字体练习,也没有办法。”但是,多年来侯刚的心愿却是将电脑中的启功体还原成真正的启功体。

□启功小传

启功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画大师、文物鉴赏大师,在古文字学、金石学、史学、古典文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和突出的成就。其书法作品自成一家,被人们誉为“启体”,2001年文化部为启功先生颁发了“兰亭终身成就奖”,2002年又颁发了“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作为一位独具风格的旧体诗人,启功先生的诗作深厚坚实,意境深远含蓄,格律严谨工整,语言典雅丰赡,深具古典风韵。

□白描

生活:简朴风趣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便与启功生活在一起的内侄章景怀回忆,启功在生活中很简朴,在家穿衣吃饭都很随意,从不穿套头的衣服,因为觉得套头衣服不透气。

对人和善的启功饮食也非常简单,虽然喜欢喝酒,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酒的颜色在不断变化,从喝白酒到黄酒,到啤酒,再到饮料。

在章景怀眼里,启功是个有才又很风趣的“才子”,他往往对生活中的事情用有趣的表述方式解释。以酒为例,启功就有自己的独家秘方:啤酒兑雪碧。

教育:勤恳执教

启功虽然在生活中风趣,但对教育却是一丝不苟,他重视的不是“言”,而是“行”。启功在北京师范大学执教72年,在侯刚的记忆中,启功从来没有休息过。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时任校办主任的侯刚也会协助启功处理日常事务。那时候本来是应该由学生做这些事务的,但启功怕耽误学生学业,侯刚就承担起了所有事务。侯刚现已年届八十,但与启功共事的点滴小事依然历历在目。“先生自己怎么做的,旁人看得清清楚楚,先生不允许自己出一点错。”

学问:做“冰糖块”

启功在世时一直强调:要做小书。他认为厚书未必能让人读明白了,有时候让人读完反而更糊涂了。启功的老师、原北师大校长陈垣有句话:“做学问要做冰糖块,不要做白砂糖。”启功正是遵循陈垣的教导,他自己先把问题研究清楚,然后再把问题表述清楚,然后就凝结成了冰糖块。

冰糖块放水里可以化成一碗糖水,让很多人受益。启功做自己的作品就是要做成冰糖块。侯刚回忆,启功的教诲终生难忘,做学问要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自己先理解,说清楚,才能提炼精华。

□投资

市场稳定兑现性强

建议500万购绘画200万选书法

为纪念启功先生一百周年诞辰,在今年春拍中,北京匡时、文津阁、华辰三家拍卖公司共举办了3场启功专场拍卖,成交作品总量为79件,总成交额达到3211万元。业界专家表示,启功目前市场兑现性强,建议绘画作品不超过500万,书法作品在200万以内可购入。

>>现状

市场循序渐进作品兑现性强

截至7月31日,雅昌统计显示,启功上拍总拍品12622件,总成交额近10.5亿,成交率达70%。在今年春拍中,北京匡时、文津阁、华辰三家拍卖公司共举办了3场启功专场拍卖,成交作品总量为79件,总成交额为3211万元。

在6月5日北京匡时举办的专场中,上拍作品30件,最终成交22件,总成交额为1454万元,成交率为73%;北京文津阁6月1日举办“启功的书画艺术”专场,上拍作品27件,最终成交27件,总成交额达到888万元,成交率为100%;北京华辰5月11日举办的“百年启功”专场拍卖会上,上拍作品共计32件,最终成交30件,总成交额为868万元,成交率达到94%。

在刘正成看来,启功目前的市场价格绝非泡沫,而是循序渐进的提升。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启功的作品非常便宜,直到九十年代以后才开始稳步上升。

北京荣宝拍卖总经理刘尚勇回忆,1983年启功的作品才50元,90年代左右在几百元,直到90年代初有了拍卖市场后涨至几千元,2000年后才上万,2005年艺术市场整体火热的情况下出现几十万,直到2010年后过百万。刘尚勇分析,启功的市场很早就已形成,一路走高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标志。刘尚勇强调,启功的市场非常稳定,他并不属于“增值性”和“投机性”市场,但是其作品的“兑现性”非常好,几乎是拿出一件卖一件。

>>分析

小字优于大字中期胜过晚年

刘正成表示,启功的字受到康熙、乾隆、董其昌、赵孟頫等人影响,风格细腻典雅,点划精到,主要分为“行书”和“行楷”两类,偶尔也会有“小行草”。艺术价值方面,刘正成认为小字比大字优,中期比晚年好。尤其是70岁以后的启功书法气道力量都不够,再加之社会活动的影响和干扰,不如60岁之前的韵味深厚。

在绘画方面,刘正成也指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作品较好,目前价高也源于早期画作少、耗时长,因其稀缺性拉升供需关系。刘尚勇亦指出,启功的绘画市场先于书法,且启功本人更看重其绘画造诣。刘尚勇也认为启功的绘画格调更高,只是后来作品少导致市场萎缩。

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由于启功的作品并没有很繁难的技术,因此市场上出现的“赝品当道”现象较为严重。数量上来看,刘正成认为不会低于90%。有人曾拿赝品去给启功看,启功对赝品自嘲:“比我写得好!”

>>预测

没有庄家操盘市场波动不大

从目前的涨幅来看,刘正成认为这符合启功的文化底蕴以及社会地位。启功的作品价格跟当代艺术家相比并不算高,和古代相较也比较合适。在今后的市场中如没有大型资金操作,短期内不会出现暴跌暴涨的趋势,属于非常成熟稳定的艺术家。

“一个价”是启功有别于其他艺术家的市场特点,刘尚勇分析启功目前的市场价格并不能以平尺计算,最多跟字数有关,小幅尺寸字数偏多会略贵。总体来讲,启功的市场源自占有“名家书法”的市场需求,因此是“启功”决定市场而非具体作品本身而论。

据刘尚勇透露,启功的市场筹码分散并无大庄家操盘,再加上启功在世时“手很松”,因此民间尚有很多未面市的作品出现,由此,启功的市场很难受大型资金背后炒作的影响。

>>建议

绘画500万内书法不超200万

刘尚勇认为,启功最好的绘画作品应在500万以内,书法作品不超过200万是目前市场比较合理的范围,否则属于炒作成分。对于市场显示的数据,刘尚勇指出不能掺杂偶然成交的因素,例如100件有90%的真实成交,其余10%均为炒作。

目前启功的作品虽然数量多,但因其良好的流通性,精中选精,还是有机会买到好作品。对于“赝品”问题,刘尚勇也表示无法规避一些以假乱真的作品,但是在标杆性市场,选择有品牌的大公司,几乎可以避免高价购假的问题。因此,刘尚勇建议选择正规市场,切忌贪便宜。

艺术市场评估专家刘新惠表示,启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但就目前的市场价格而言,启功的书法已超过“明清”,这一点在刘新惠看来追求高价有风险。因此刘新惠建议花同样的价格宁可选择历史上有定论的艺术家。而对于启功的价格,刘新惠认为3万至5万一平尺比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