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史:(七)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舞蹈

时间:2008-06-17 17:27:21 来源:网络 点击:0

第七章 异峰突起的戏曲与民间舞—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舞蹈

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舞队”—民间舞

宋 代民间舞一般称为“社火”“舞队”。逢年过节,千街万巷张灯结彩,民间舞队一个跟着一个,连结成一支长长的队伍。舞队的节目丰富多彩,富有生活气息,又有 它独特的风格,传承力强,容易推广,正像宋代民间文学(话本、小说)那样,最富生命力,能在民间生根开花,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并流传久远。

舞队,据《武林旧事》的记载就有70余种。有不少节目代代相传,保存到现在,有的也还能找出它的演变踪迹,可见其生命力之强了。像《村田乐》、《划旱 船》、《耍和尚》、《扑蝴蝶》、《扑旗子》、《踏跷》(即高跷)、《舞判》、《竹马儿》等等,有的多到十余队。舞队首饰衣服,讲究绚丽多彩,技艺讲求精 湛、新奇,以相竞争。

这里介绍几种民间舞的形式:

《狮子舞》

《狮子舞》是我国历史悠久、为人们喜爱的传统民间舞。宋代《狮子舞》非常盛行。都由人扮成狮子,但形式各异,陈旸《乐书》的《狮子舞图》已接近现代流行的 形象。尤其儿童最喜跳《狮子舞》,南宋苏汉臣绘的《百子嬉春图》(故宫博物院藏画)即反映了这一点,在这幅画中,一小儿手拿绳索,牵着一头金镀眼睛银贴齿 的狮子,狮子奋力摇尾,两小儿扮狮子,露出双腿,旁有三个小儿正在观看。

《耍和尚》

《耍和尚》又名《大头和尚》,舞者头戴面具(大头)。是宋代著名的民间舞,一直流传至今。最初是宣扬佛法的舞蹈。《武林旧事》中称《耍和尚》金院本有《月 明法曲》,河南焦作金墓出土有“耍头”和“僧俑”光头,颈带佛珠,身穿僧衣,腰束丝绦,或即宋、金《耍和尚》,以后演变加入了妓女红莲或柳翠成为滑稽舞。如古今小说中的《月明和尚度柳翠》、明徐文长《四声猿》中的《翠乡梦》、明晁瑮的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等等,将《耍和尚》演变成了扬弃佛法教义,颂扬男 欢女爱的舞蹈。清人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对大头和尚有这样的描述:“色色空空两洒然,好于面具逗红莲。大千柳翠寻常见,谁证前身明月禅。”山西襄汾县丁 村清代民居木雕图(都是小儿扮演的民间舞)中,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所雕和尚为充满童稚的大头,胸挂极为夸张的大念珠与柳翠共舞。

《竹马》

《竹马》是宋代流行的儿童舞蹈,《宋人百子图》(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画)中一小儿骑竹马,马头为写实,后部一竹竿代马身,末端一小轮,小儿扬鞭策马向前。一 小儿边扛旗边敲小锣,一小儿扮随从,另有二小儿在身后一捧印、一捧鹿(谐音禄)前呼后拥,春风得意,这是当时的社会心理的表现。山西稷山金墓出土的砖雕竹 马,与百子图相同,竹竿上插一马头,一小儿举棍打马,前有裸体着毡靴的小儿引路,从中可看出北方的地方色彩。竹马流传至今,盛行不衰。《跑驴》这种形式和 竹马有点共同处,后者发展为带有故事情节的舞蹈。

《跳魁星》

民间舞中有《跳加官》、《跳钟馗》、《跳判官》、《跳灵官》等,这种表演是祈求吉祥喜庆,《跳魁星》则祈求功名,都是戴面具的舞蹈。《宋人百子图》有一个 儿童舞,其中一人扮魁星(实际为二十八宿中的奎宿,因科举高第称魁,民间为图吉利改为魁),头戴褐红色有络腮胡的青面具,大耳环,着褐色短衫,长裤,右手 执笔,左手提斗,曲左腿而舞,另一小儿伴奏,即“魁星点斗”(是民间对求取功名的愿望),宋苏汉臣《婴戏图》亦画有《跳魁星》,此舞在形象文物中较为少 见。

《踏歌》

个人或成群结队,手拉手,以足踏地,边歌边舞名之为《踏歌》,汉、唐、宋宫廷和民间,包括少数民族都有踏歌。宋蔡卞《宣和书谱》说:“南方风俗,中秋夜,妇女相持踏歌……”宋人朱辅著《溪蛮丛笑》说:“习俗死亡,群聚歌舞,辄联手踏地为节。”另有宋马远《踏歌图》生动地描绘了宋代南方民间踏歌的愉快气氛:田垅上一中年人一足提起,一足踏着节奏,双手拍掌,和前面老者呼应,画上题诗:“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北方也盛行“踏歌 ”,山东省博物馆藏北宋皇祐三年的儿童石棺上刻有一少数民族踏歌图,舞者身着皮袍戴尖顶帽,着毡靴,正举右袖,顿右足,节奏强烈,在笛子伴奏下踏歌。

南宋朱玉绘《灯戏图卷》

这是南宋画院画家朱玉描绘元宵灯戏表演和民间舞队演出的难得的珍贵佳作。图卷左边一“乐棚”上书:“按京师格范,舞院体诙谐。”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元 宵》说:“……用棘刺围绕谓之棘盆……内设‘乐棚’,差衙前乐人作乐杂戏,并左右军百戏在其中。”“乐棚”似一围屏前有舞队表演,后有乐队伴奏。至今山西 祁县社火,街头演出,仍以竹子结扎“乐棚”(有“危棚挂月”及“编竹张灯”的词句),保留着宋代习俗。十三名艺人个个装扮各异,动作则极为诙谐,带有傀儡 和戏曲韵味。舞队第一人为领队班首,头戴幞头,簪花,涂面化妆,双手捧彩牌,上书“庆赏上元美景”,此为节目主持人。其他演员全部戴假面,如第二人以墨染 口,张大嘴嘻笑,抬左腿似做单腿跳跃。第三四两人为一组,戴老翁面具,执蒲扇,互相呼应,第四人诨裹边有蝴蝶状物,艺人正用左手拂弄,是滑稽的《扑蝴 蝶》。第五六两人为一组,第五人肩扛扁担,上套一系物用长带,似为樵夫,第六人与之步伐整齐划一,均左脚在前点地。第七人手执团扇,表情滑稽,头顶梳一朝 天槌,第八人正为他张伞。第九人套曲脚幞头,宽袍大袖,足登厚底靴,后第十人,村夫装束,正持棍棒打戴幞头者。或即“瞎判官”,因错判而挨打。第十一人双 肩扛一有靠背的“交椅”,第十二人,头部奇长,上簪花,双手在右上方抱拳。最末一人,面向乐棚巾裹蒲扇举于头右侧,幞头上插一朵大花,忸怩作态,最值得注 意的是演员们无论做何种动作,都离不开模仿傀儡的态势,其表演都在合着一个鼓点进行。画面正是刹那间的亮相,留下了舞队的真实形象。

《大傩图》和《五瑞图》

宋代沿唐制,《东京梦华录·除夕》:“至除夕,宫廷举行大傩仪,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有的装将军,有的装门神、判官、钟馗小 妹、土地、灶神之类。”有上千人参加,驱傩逐祟,这是从周到汉、唐以至宋宫廷的傩仪。故宫藏画《大傩图》(作者不详),上有乾隆、嘉庆、宣统三朝玺,是南 宋画品,所反映的并非宫廷傩仪,而为民间的傩俗。图上画有十二人走着“龙摆尾”的队形,均戴面具扮作老翁形象,吸腿扭身,作诙谐滑稽的姿态,为首的手举簸 箕、笤帚,他们中有的戴米斗,有的戴蟹篓、筛子,有的身背蚌壳,有的拍板,有的击鼓,在锣鼓交加声中,驱鬼逐疫。宋苏汉臣所作《五瑞图》(台湾故宫博物院 藏画)与《大傩图》堪称双璧,亦为面具舞。画面上五童子扮作丑公子、货郎、官人、卖药郎中和判官跳《大傩舞》。

宋代杂技百戏仍然盛行,敦煌莫高窟61窟有技艺高超的“竿木”表演,竿上立二人,最上一人手里持三角旗,与五代杂技“偷桃”极为相似。

图片资料

出处: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