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雅唐艺术论坛 首页 篆刻 其他 查看内容

篆刻探微(四)

2008-6-3 12:16| 发布者: 李艺| 查看: 565| 评论: 0

摘要: 13.边栏的处理     篆刻作品,大致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工整的,一类是写意的。工整一类的印章,印文与边栏均需工整,如果印文甚工,而边栏斑剥不全,则多不调合。相反的写意一 类的印章,如果印文斑驳,而边栏整齐划一,便也觉得不伦不类。试观古人所作印章

13.边栏的处理

篆刻作品,大致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工整的,一类是写意的。工整一类的印章,印文与边栏均需工整,如果印文甚工,而边栏斑剥不全,则多不调合。相反的写意一 类的印章,如果印文斑驳,而边栏整齐划一,便也觉得不伦不类。试观古人所作印章,大都合乎调和的原则。先秦玺印,印章大小,一任自然,其边栏亦都浑朴厚 重。秦汉印章,渐趋整饬,印章的边栏,亦较整齐。当然,这与制做的程序,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周秦两汉 及魏普的印,绝大数是用铜铸的,铸铜印的方法,是先 用腊作一个印模,然后用粘泥将腊模涂包起来,并且在上端留一小孔,等泥干了之后,将铜加高热熔化成液体,由预留的小孔十灌浇下去,铜是热的,腊是见热即熔 的,于是热的铜液,将腊模熔解,并且占了腊的位置,腊则化为液体由小孔中溢出。等铜液完全灌满,腊完全溢出,再等铜液冷却,便可将外围的泥胎打破,一个和 原来腊模一样的铜印,便铸造成功了。如果需要印文,先在腊模上先刻出来,便依样葫芦的制做出来了。这种制作的过程,因为腊是软的,所以甚少有棱角,于是,边栏便不会那样见楞见角,便觉得浑朴可喜。但铸作越精,工越细,则印章的楞角必多,精细的铸作品,楞角比较显著。又较大的印章,不易过于精整,楞角自也较 大的印章,不易过于精整,楞角自然也比较少些。这一大数以万计的古代印章,经过长期的流传,或埋于土中,或经空气的侵蚀,便有残剥的痕迹表露出来。天然的 残蚀,都是非常自然的事,不可能只浸残印文而不漏蚀边栏,故我们所看到的古印实物,残剥的非常可爱。除去古印之外,晚清才发现的封泥,以及历代的瓦当与砖 瓮等,也都具有这种浑朴残剥的趣味。于是篆刻家便取法这种天残剥的意趣来入印,使印具有一种天然趣味的新貌。晚清及民初的篆刻家,便采取这种办去自成一 家,如吴昌硕、丁二仲、易大厂、赵古泥、王冰铁等便都是其中的高手。吴昌硕、赵古泥、王冰铁,取法封泥,影响后人甚大。丁二仲、易大厂取法斑驳的古铜印,世称为烂铜体。取法封泥也好,取法烂铜也好,印文的刻制,一定要浑朴,边栏往往需要一番“作”的功夫。

制作班驳的边栏之前,必先将印章的四个有楞有角的边角去掉;普通一方石章,磨成后四角正方,多现楞角,应用刀把四角筅再修圆,即使系刻工整的印,也需要如 此。如系朱文印,边栏便是内方外圆的角,如是白文则将角修圆即可。作边的方法有三:一种是刻的,一种是作的,一种是磨出来的。现在把这三种制作的方法来说 明如下:

一、刻法:

刻的方法有切刀与冲刀、滚刀三种,用切刀刻如属朱文,是将边栏的内侧及边栏外侧的某一部份,均以切刀法切成残剥之状,而保留了大部份原来所刻就的边栏。这 种刻法爽利而见刀痕,故以巧取胜,然不够拙朴,赵古泥刻印制边,便是这种办法。此法用之于牙章尤佳。用冲刀刻,朱文必需以刀锋向着朱文边栏内侧的边缘,然 后一刀冲去,将印石经刀刻起的崩裂石纹保留下来,或稍加修茸,便很古朴,通常称为反刀法。如用中锋刀,亦能刻出石纹的斑驳趣味来,但炭出的纹较细而已。这 种刻法,浑朴有余,而边栏的外侧则必需经过一番制作,使它和内侧调和才可以,否则便不偏不颇了。外侧的边栏不能用冲刀,因无处着刀,可以采击边、磨边,或 用滚刀法加以修制,才能相得益彰,齐白石、陈师曾、丁二仲、简琴,易大厂等都采用此种方法。用滚刀法刻边栏,是用刀在边栏的内外两侧以左右【【  】】 的方法,刻出不整齐的样子来,刻起【【  】】刀子在边栏上滚动似的,所以叫滚刀法,但一定要熟练,否则刻出锯齿一样的形状,便成为一种丑态了。吴昌硕刻 边,使用滚刀法。他曾把这方法传给弟子李古愚及赵古泥两位,古愚先生是李嘉有先生的伯父,嘉老曾为我述说昌老以滚刀刻边的故事,故知滚刀刻边,亦为刻出苍 仆边栏的一种方法。吴昌老的儿子吴藏盒和弟子王贤便都用这种方法刻边,敝斋收藏有吴藏盒治印。我曾仔细观察,发现不但边栏的内外两侧均经滚刀刻过,且边栏 的中央部份,也有若干是用滚刀作过的,所以给铃拓出来,使特别苍剥而古朴。

二、作法:

第一类制边的方法,不是用刀直接刻出来的,而是用刀柄击打或以以刀锋刮出来,古人未之名,故名之曰作法;印章的外缘,用切刀剩尚可运用自如,若用冲刀,则 若干处无法施展,故古人都采以刀柄击边的办法,以使印边苍朴斑烂,击边的力量不可一致,要有轻有重,击打的部位,不要平均,太平均便刻板了。曾有一位画山 水的同学问我,要怎样才能击打的好呢?我告诉他说:“就像山水画里的点苔和画树叶时的攒三聚五的情形差不多!”他便恍然大悟了。另一种作法,是刻完一印之 后,总觉得印文太过锋锐,使用刀锋将刻过的印文和边栏,完全刮一遍,使印文有圆浑之意,钤拓出来的印痕,便自然古朴了。二十三年以前,我从张谷年先生学山 水,张老师曾经拿出他的自用印来给我看,有好多是陈巨来刻的,他问我:“你看这几方陈巨来,与他别的作品有什么不同?”我说:“好象是厚了一点。”于是他 告诉我,这些印都经费龙丁先生用刀划过一番的,因为费先生认为太过整饬便伤韵,所以要作一番功夫,使印的火气泯 一些,才能称得上淳雅。同时我也看过费龙 丁先生刻的印,的确淳朴可喜,无新发于倒之病,这便是用刀刮印文字刮边栏的妙处。

三、磨法:

有的人刻印之后击边或刮边,但像与刻,圴有人工的痕迹,如果要作品更苍厚,便不得不使用其它工具来将击凿的刀痕去掉,吴昌硕便常用这种方法。我看到大鹤山 人郑文焯的笔记中,曾提到吴昌硕刻印之后,常手破皮革着意磨擦使印老到。我又时常审视吴昌硕的作品,其中白文未刻到的红地,或朱文的印文本身,常有用某尖 锐物冲刺过的痕迹,可能是用大型的 错刀击压而成的,有了这种面目之后,便觉得更苍古斑烂,比只有边栏与印文斑驳还要自有。所以利用铁错压按,使之表现出 一种自然残的办法,自属可行。另外,用砂纸、粗石、粗壁来处理边栏,也应该是很好的方法。

【【以上所卜朮,因以前未见诸纪述者颇多,所用名词,不知恰当与否?尚乞方家指教是幸。\   图片说明:图一、“知(  ”唐醉石刻,左边栏外缘中央部 一刀,右边栏上三分之一处冲一刀,四角圆。图二、“蒋迪先”邓散木刻牙  及下边均用切 刀。图三、“只  吴藏盒 ”。滚刀  出面目。图四、“志古”  岳刻。刀柄击边法。图五、“四香  龙丁刻,字迹圆浑淳雅,括刀法。图六、“张谷之印 ”陈巨来刻,费龙丁以刀括 。】

14.起地与印纽

起地

印面中印文以外的地方,如是阴文,则钤印出来的时候是红色的,如是阳文,则是白色。这白色的地方,均是刻好印文后再行掘刻出来的,尤其以阳文为最显著,挖掉许多不需要石材,我们把这些挖掉的地方,叫做“底地”,俗称“地子”。刻地子的这件事叫做“起起”。

古今印人,刻印后必需起地,起地的方法,与个人所常用的方法有绝大的关系。我曾经看到陈曼生刻的几方印,地子是用切刀的方法刻成。而吴让之刻的印,地子则 是用冲刀法刻成,这止与他们刻印的习惯,有着相同的关系,因为浙派用切刀而皖派用冲刀之故。但也有将地子起的 光洁的,市面刻的象牙印章,大都如此。于 是,我把地子归纳成三种形式,兹分述如下:

一、平地:

底地光洁平坦,都用于牙、角一类的印材。刻这种底地,要使用深刻刀(或者叫做起地刀),刀口是平的,但刀刃是斜的,有宽窄不同的刀式,以便于刻制较粗或较 细的底地。因为刀刃是斜的,因此可以深入印文的基部,将不需要的地方剔去。现在店里刻象牙或牛角印时,有的改用电刻,底地起的也是很光洁整齐。但刻石章 的,大都不采取这种办法。北平人谈到底地的时候,把这种地子叫“玻璃【【 】】”,犹言其平洁。清初林鹤田先生刻的印章便是如此。

二、芝麻地:

芝麻地是用切刀的方法,从起点到止处,均用切刀,一刀一刀切成,因为一刀连一刀的切,而切时又常会遇到印文斑斑点点,在切刻完毕之后,看起来像一片芝麻点,所以叫做芝麻地。

三、波浪地:

这种刻法是用冲刀刻成,无论底地的宽窄,大都能现出一条一条冲刻的痕迹来,又因为要避开印文,所以东冲五刀,西冲八刀,一条一条的痕迹,便会左右摆动不定,好象波浪一样。

我们刻地底,当然不是一定要像上述的三种方式去刻,但这三点是最常见的,如果混杂使用,当无不可。万不可因此而受限制,成了削足适履的毛病。但要地子起得 重点钤拓时不至于出现斑点为止,故起地也应有相当的深度,否则便破坏了印面。但也有的人意将底地的斑剥痕迹保留一、二,使它与班剥或古朴的印文配合,以增 加印章的集体美。由此观之,起地亦仅是一个原则,筹刻熟后,运用之妙,真是存乎一心了。

印钮的方向

刻印时一方印石到手,应该怎么稳定它刻制的方向呢?这是一个篆刻家们不太留心而也是常常引起不同意见的问题。

印章如果没有印钮,则一般人以为无方向可言,但稍具匠心的心,会将印的四侧,逐一细看,将最美的一面向前,然后刻制。因为石章的颜色甚美,最好的一面也最“灵”,把好的一面向前,在置于案头或印盒里的时候,自然好的一面也向上,能给人一种悦目的欢愉。

印章如果有钮,刻制时,应该使“面”向前,一般印钮都是“兽钮”、“平钮”和“博古钮”,兽钮印章,刻时面向前,大多数的尾部在相反的后方,头与尾成一直 线。印章刻好后,放在印盒里,则兽面向上,可以使人正面看,俾可赏心悦目。又因为凡是好的石 章,都用锦盒盛装,装在盒子里,印文也是向上的,如果把兽面 对着自己刻时,则装入拿时,也必需将兽面向上,于是印文看起来便是头向下了,从前的人认为这样不吉利。有的兽钮,头如向前但尾部却不在后方,不是在左,就 是在右,刻印的人,遇到这种形式,便有争执了;有的人认为应以头为准,头向前,尾部在那边都没有关系,但也有的人以尾部为准。我以为还是以头为准向前的 确,因为除去前面所述的装后美观与利的问题之外,钤印时只要记取有兽钮一律头向前,就不会将印钤或钤横了。平钮之印,亦有前后,普遍仍以平钮面部向前。如 是规则图案,则可自行选,或以印石之质泽为准。

瓦钮为最常见的博古钮,以瓦片两面洞为左右,无孔之而为前后。覆斗钮、钮等与瓦钮相同。现在市面上出售的木印、牛角印,在一侧镶了一个白色小圆,这是指示 印章上下的标志,普通店里这种印,都把白点向前。我以为可以变一下,使白点向后,因为白点在后,用时极易辨识,如果白点在前,则必需先印向前,然后钤下,不如一眼看来,白在后,即可钤用。再说木章、角章,大装锦盒,最多用个牛角或【【  】】盒子装来,用时一倒而出,真是无所前后,是讲究的人,也可以将白 点向下,装入角盒中,因为印材商做这个白点时,是批做的,不会精细,反之如光面的木角好看。所以我们刻此种印时,应以方便好用主,不必再去考虑它的正反与 吉利不吉利了。

15.印文的排列

篆刻形成一门专门的艺术之后,印文的排列与刻制的方法,便成了篆刻的主要骨干,印文的排列是章法,刻制的方式因系用刀而成,所以叫做刀法。章法与刀法是历 代印人所必需研习的,假如对某一方面有特殊的成就,更可以立面貌,成为篆刻名家。浙派的印,便是以刀法著称的;而皖派的印,则是以字法见长的。字法与印文 排列关系密切,有刀有笔,是篆刻的高境界,可见印文的排列在篆刻的高下方面,占很重要的地位。

一、姓名印

以日常所用的印而言,当然是姓名印最多。姓名印的印文排列,大约有三类:一类是右行、一类左行、一类回文。其中左行一类,因为与我国的文字使用习惯不合,虽偶然有之,但均不以之为法则,所以实际说来,只有右行与回文两类而已。

右行印,自然是印文由右行开始,渐至左行。然因姓氏有单姓有复姓,名有单名复名,又因为在姓名下可以加“印”字或“印信”“之印”“朱记”等,所以排列的 方法可以分为多种。在汉印中最常见的是单名姓两行并排的印,如“孙强”“陶意”“范长”等均是,但也有人认为印字不可少,于是姓名之外,便加了一个“印” 字,或加“之印”“印信”等,此等印在汉印中,亦属屡见。但如是复姓单名,或单姓复名时,排列的方法大多采用姓名与名不分开,所谓姓不分开,是指复姓而 言,如“司马”“淳于”之类的姓,均列于印面右行,不可只排复姓的一个字在右侧。单姓复名著,与此相反,名不可分,如加“印”“之印”“印信”等,亦无不 可,则必需将字密集或分为三行,作一二一的排,或二一一等排法。但也有借印文的朱白来显示姓与名是有别的。

回文印是印文可以回旋阅读,如系四字印,它的次序是右上为第一字,左上为第二字,左下为第三字,右下为第四字,回旋阅读才能知印之印文如何。回文印的式样 也很多,普通的回文印姓与印二字在右面,因为姓是专名词,印也是专名词,所以两个专名词排在一起,而左面的,大都是复名,复名有不可分性,也是专名词。古 人用回文刻法,即根据此点理由(附图5)。但又常用朱白文来显示用意之不同。如右面第一字是姓用白文,左面二字是名用白文,而右下一字的“印”则用朱文,以示与姓有别。如单姓单名印也采取回文式,则必需加“之印”或“印信”等等。姓与名可用白文,“印信”或“之印”等可用朱文,以示有别。使人虽回文读之,终觉不觅。宋朝有位王诜,字晋卿,是一位画家,他有一方“晋卿珍玩”的印,是回文刻的,但第一字正,第二字头向左,第三字头向下,第四字头向右,真的把四 字回旋了起来,虽然有趣,但终不是正格,不能作为法则。

附图二之1 2与图五之4,表面看来,好象一样的,但实际上大有分别,因为图二的第一印,一眼看来,就知道是单姓单名而加“之印”二字的,第二印是四字全系白文,仍然 是单姓单名加之印二字者。图五之4则是胡与印是为一专名词,而广之系复名,与加“之印”无关。如果译为白话,则图二之1为“杨克的印”,图五之4为“胡广 之『的』印”,二者确实有别,明眼者一看即知。

至于四个字以上的姓名印,大都是附加了“印信”“之印”或吉语等,便成了多字印的排列了。

二、多字印

中国人的姓只有单姓与复姓,最多不超过两个字,名也只有单名与复名,极少有三个字的姓,除非是别号之类。所以姓与名组合,以四字为限,四字以上的印,应该 称之为多字印。在古印中,多字印亦常见,官印私印均常有之。我在篆刻阐微(一)“印的名称与认识古印”中,即介绍过几方大型的古玺,那便都是五个字至十二 个字的多字印,那种印文排列的方式,可以做我们的典范。汉印中的多字印亦多,官职名称长的官印与吉语的多字印,更是屡见不鲜。图一所示“河间和长朱宏”“ 大师军垒壁前和门丞”二印便是多字官印。“宜官秩长乐吉贵有日”及“延年益寿与【【   】】,也均是很好的多字印范例。这些吉语印,与仅刻姓名用以昭信 的印不同,应该属于游艺性质的,实用诗词开章之先河。

多字的排列,大约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平均分配法,一种是参差协调法。兹分述如后:

一、平均分配法:

这是一种最简也是最刻板式的排列方法,即是把印文中的每一个字,平均给与一个固定相等的位置,如系六个字的印,就把印面擘画为六个等份,每一等份中刻一个 字,不管字的繁简,均以占一等位为度。但因印文较多,在安排的时间,自然就有若干的方式,普通常见的有界格式、两段式、三段式、四段式、多段式等。所谓界 格式;是在印面先刻出与印文字数相同的等格来,然后每一格中刻一个字。这种式样周代常见,至秦朝而益盛,间官私印,多以界格的方式 刻,使印文排列整齐。汉、魏、晋亦常是此种格式。(见图二)“赵国翟嘉孙印”及“天帝煞鬼之印”,前者为名印,后者为黄神越章。如果不刻界格,那么,便【【  】】取分段式,分段的方法最简单的是采【【  】】姓名印相同的两段式,左右两行,每【【  】】刻三数个字。如图三所示:“雨后登【【  】】山”(林吉人刻、黄灵芝 兄藏)。三段式与四段式是普通十个字左右的印所最常采取的办法,图四“侣山水以忘年”(姚放刻)即是三段式的。采取三段式的刻法,印文如果是奇数,古人常 常把中间一字的下面一格空,以形成左右对称的式样,使整印面平匀。如图四“登高而望达”(见文三桥先生印谱)。四段式、多段式均与三段式相似,要之,求印 文地位的整齐而不求印文笔划疏松的平均。所以平均分配字法的方式,好处在方正简易,有疏有密,从白文印留红的地方看,自然而然的有一种错落的趣味。这种方 式,是初学刻印的人所应采用的,但如把它刻好,也非易事,因为多字印的印文,笔划多寡,必定不会相同,将简单的字与复杂的字,用相同的方位来处理,如果不 是精于篆书,便无法将笔情表达出来。

二、参差协调法:

多字印的印文,既然繁简不一,那么,为什么不把简单的字刻小一点,把复杂的字刻大一些,使它们互相协调呢?于是,参差协调,成了刻印时安排印文的灵活运用 的不二法门,也就因此而产生的印章的章法。刻印的人,如果懂得用刀的刀法,再明了印文的安排的章法,就等于学习书法的人,学会了运笔与结构一样,基本的法 则知道,只要肯努力、肯练习,持之以恒,何愁写不好字呢?参差协调的方式有两种,即长短与大小两种,长短法适用于小篆,因为刻小篆印,都比较整齐,印面中 的文字,繁的占较大位置,简的占较小地位。但是,所有的字,都是占一个方形位置;无论是方、正方、扁方均可,这样,字形的长短虽然不同,但在表面看来,仍 是成为三段式或四段式等的整齐格式,汉印大多是采取这种办法。图五所示是交三桥刻的“醉倒落花前,天地为衾枕”及赵之谦所刻的“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这样依字的笔划繁简而伸长缩小的情形,可以作长短法的模式。大小法多用以刻制古篆印,因为秦以前的篆书,多大小参差,形状不同,不像汉印那样,都可以用方 形来范畴的,它的大小,有时相差颇远。刻这种印也有较整齐与较错落的两种方式,如图六所示,“朗盒所得铭心绝品”是童大年刻的,就比较整齐。而“婺原俞旦 收集金石”“光绪乙酉续修监志,洗拓凡完字及半勒字可辨识者,尚存三百三十余字,别有释。国子祭酒宗堂盛学录,蔡赓年谨记。”二印是黄牧甫所刻,印文大小 相差颇钜,必须大小参差错落,才有自然之致。

无论是以长短或大小的方法去安排印文,总是以不背篆书的笔意为原则,因为篆书的体势,不同,安排上自然有异,而篆书又是篆刻基础,不谙篆书,则无法达到印 文安排妥贴的高境界,以前的篆刻家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王福厂等篆书写得好,多字印自然也刻得好,可见篆书的成就与印文的安排是有直接关系的,习篆刻 的人,不得不从事于篆书的攻研。

三、杂形印

普通印文的排列方式,如果我们归纳而言之,可以分为“回文式”、“左行式”、“两殿式”、“三殿式”、“多殿式”、“界格式”等多种,但这些都是指方形长 方形印而言,如果印的形状变异,则印文的排列,虽然仍然可以采取上述几种方式,但因印形的变化,更能产生若干不同的境界。

我们常见的杂形中,以圆形、椭圆形、自然形为最多,多角形、钟形、扇形、叶形、书卷形……等,虽然也偶尔一见,但均非正格。圆形印与椭圆形印文的安排,大 约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我称之为“满格式”,一种称为“留空式”。所谓满式格,是将笔划布满印面,表面看来无疏密不同的感觉,如国一之上“磨墨磨人室 ”(王壮为刻)、下“布袋盒”(河井荃卢刻)。如果不能布满,则中间多加刻一些图案或界格,把空白的地方装饰地来,让人有一种整体之感。如图二上“言顾行 行顾言”(陈兰甫刻)中间便有一瓦当形的饰纹。图二下“延年益寿”(黄牧甫刻)便是双线界格与饰文并用的。留空是因为印文的数目少、笔划少、繁简不同,乃 至边缘的限制,不得不在若干处余一些空白。而这些空白之处,能与印文的朱色,起协调或对比之效。如图三上“华(花)好月圆人寿”(黄牧甫刻)便是中间留了 空白。图三下“钱卓井”(作者刻)是利用钱形代表姓氏,而上下空白,相互调和。至于圆形印中的回文式,则图二上与图三上便都是很好的例子,尤其是“言顾行 行顾言”一印,只刻四字,于言与行下各刻二小点以示重文,回文读来,便成两句格言,甚为别致。圆形印中采取两段式、三段式和多段式的例子也属常见,如图四 “创名长者”(童大年刻)即两段式,“且抱青刍学饭牛”(沉菼刻)为三段式,“绥统承祖子孙慈仁永葆二亲福禄未央万岁无疆”(汉印)为多段式,这些印都是 右行。但圆形印中,也常常看到先上下后左右的,如图五之“绿杉居士”(见六石詹古印存、无作者姓名)便都是先读上下后读左右的,这也是圆形印中的一种特别 排列方法。有的人认为圆形印既然可以上下左右相互先后,便随意安排,致使印文前后左右颠倒,印文不能终读,便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如图六“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小铁刻)如果不知李白这两句诗的话,你不知要惴忖多久,才能悟出这印文的句子。这方一入眼便觉得刻得很好的印,便犯下安排不当的毛病。因为圆印中如果四五个字,可以先上下后左右,因左右各只一字,不会错读的,如果字多了,则非以通常的办法:先右后左、先上后下不可,不然,便不易为人了解 了。自然形的印以及其它杂形的印,只要你能把握了这个原则,使印文安排得从容自然,便是一方好印了。图七所示“甘溪山房清赏之记”(见六石盒古印存、无作 者姓名)便是使用了分段的错落式,虽然这方印刻得并不高明,但使人看了很容易地就可读出印文,便是一正当的排法。至于因印的边缘凸凹而致使印文排列非错落 不可的例子很多,但仍以能令人可读为目的,在此,就不再多举例说明了。

16.篆刻使用的书体

篆刻虽然是使用篆书通过雕刻技巧刻成印章来使用和欣赏的艺术,但广义的来说,篆刻更包括了玉器铜器上花纹的雕制以及印钮的艺术、印谱的拓制等,是一门涉及 很广的艺术,与金石拓制、书籍装潢、雕塑、书法、文字、文学均有关。但普通治印的人却是只着重在刻制印面而已。

刻制印面所采用的书体,当然以篆书为主,其它书体,虽不一定就不能刻制,但它们的美术性,总不若篆书为高。我在拙作治印偶得中曾叙明以篆为印的理由,兹录 于下:“以篆文入印,自古皆然,或问其故,则曰:『篆有五便:一曰方正平整,便于布置。二曰增减合度,便于运用。三曰屈伸得势,便于揖让。四曰形通变化,便于选择。五曰笔法一致,便于调和。是以古今印人,皆以篆书为治印之本,他体则不尚焉!』”所谓“不尚”,是说他种书体,不如篆书美好,非不能入印。篆又 分为大篆小篆。篆书以外以隶书入印的也颇多,以篆隶混合使用的也时有所见。用楷书入印的多为实用,很少充作艺术欣赏,行书草书虽亦有之,但更少之又少了。由于印章艺术渐为世人重视,在日本、韩国则使用日文韩文入印,欧美各国之爱好篆刻者,则多用英文入印,此等印如果刻制得宜,其所产生视觉上的美感与中文是 相同的。兹将篆、隶等体在制作上应注意的事项分别说明如后。

一、大篆

大篆是包括秦以前所有篆体书的统称,这种篆书大致都是比较自然的,繁简大小,一任自然。并不一定整齐平正,所以刻大篆书体的印章时,应以自然为主,不可故 作安排,刻大篆印均以商周古玺为宗,但在历代的篆刻家中,以大篆为主刻印的人,除了明末清初的诟道人程遂之外,以乎找不到什么大名家了。晚清之际,受了金 石考古学兴盛的影响,刻大篆印的篆刻家渐渐多了起来。如果把他分类欣赏的话,则一类是属于工致的;一类是属于疏放的。属于工致一类的,是纯以周代小玺为 去,朱文采取宽边细文,可以说是复古派。属于疏放一类的,则是将新出土的资料融入印章之内刻制而成的;如以封泥法入印,以甲骨文入印等,使印章在本质上有 了变化,虽然他们刻的都是大篆,但与古玺不同,这一类可以说是创新派。

复古派的印人,民国以来以王右经为最早,他以古玺和金文的基础,刻出工细精致而具有古趣的印章,在清末民初,是非常受人欢迎的。陈簋斋所用的印大都出于王 氏之手,图一“簋斋藏古酒器”“陈氏吉金”便是王氏的作品。王右经是民国二年去世的,民初的印人便直接或间接的受了这种风气的影响,赵叔孺、童大年、李尹 桑、余仲嘉、马公愚等所刻的大篆印,便都是这一类的面目。兹举赵叔孺、童大年、李尹桑、王福厂等四家所刻的印作为参考。这一类的印在民初很流行,但也有的 人把它刻得很俗,成了宽边细字的俗格,便不堪入目了。图二为赵叔孺刻“娱予宝”“赵氏藏器”二印,上为宽边格,下为等边有界格,均为仿古玺之作。图三为童 大年刻“江东周郎”“周贞父考藏金石书画”,上为宽边格,下为宽边有界格。图四上为李尹桑刻“吾卒当以乐死”,系仿古玺有边界白文玺。下为王福厂刻“慕渔 ”,虽是大篆面貌,但有小篆风致,笔姿甚美,王氏精于小篆多字印,故能致此。

创新派以吴昌硕为主,他虽然不以刻大篆为主,但他用封泥的方法去刻制边栏,以石鼓文为印文而变化之。他的篆文,介乎大篆小篆之间,另有一种苍浑的风度,为 世人为推重。因为受了他的影响,当时的印人赵古泥、徐新周、易大厂、杨仲子、陈半丁、简琴斋、朱其石等多人所刻的大篆印便都有一种与古玺小异的面貌。有的 以刀法取胜,与古人之制虽不同,而实质则一,给后人开了一条新径。易大厂的苍利、朱其石的刚健、陈半丁的朴实、徐新周的劲挺、杨仲子的古拙、简琴斋的疏宕 都是非常成功的,其中杨仲子、简琴斋更以甲骨入印,为前人所未见。大篆印至民国二十年前后,意境便更觉宽广,较之以前仅以古玺为宗的现象,就又迈进了一 步。现在的印人,几乎都循这个方向前进。但也有刻制不当的,大多是用字不当,将六书里面的奇字或错字用在印里,或者是过于怪异,使人望而生畏,所谓走火入 魔者是也。

图五所示:上为吴昌硕石刻“南湖”,虽是大篆但有小篆情意,边栏为仿封泥。下为易大厂刻“玦亭”,无边而有竖的界格。图六为简琴斋刻“游乎万物之祖”“在 乎已不在乎人”,系以甲骨文入印,劲挺疏宕。图七上为朱其石刻“子年”,用刀生辣,劲力内含,是走刚劲一路的,与吴昌硕以阴柔见浑厚的路子不同。下为杨仲 子刻“徐悲鸿”,是仿古玺无边格,而印文错落,刀法苍厚,边栏的处理,尤见古朴。

综合以上所述,大篆在印章中呈现的风格是古拙的、明快的、苍秀的、淳朴的、浑厚的、刚健多姿的、错落自然的、繁简相交的、轻重得宜的。所以刻制大篆印章 时,以“活”为上,不可过于死板;以自然为主,用刀不可拘泥。又大篆印的外观面貌,有无边格、有宽边格、有等边格、有封泥格、有界线格等,这些都与刻制者 的喜好有关。刻无边格的高古,宽边格可以与细文相映,显得格外秀劲,等边格要有奇气,或以章法取胜。封泥格可以调节印文,界线格可以使印文整饬。初学的 人,宜由宽边格一类的古玺入手,然后再旁及其它,自然能够得到其中的韵趣,最后掺以己意,放手去刻,才能自成一家。

二、小篆

小篆是秦统一六国以后所颁行的通用文字。在秦以前,篆书的式样繁多,秦统一后,这种笔意宛通,笔划细挺匀净的字便代替了大篆使用,所以秦以后的印章,便多 使用小篆。小篆的字形是整齐的,把它刻在固定的方形印章上,能使印章的形态更趋于调和,于是秦及秦以后的汉印,便以方正平整的面貌出现了。这种面貌,为大 众所欣赏,汉印便流行起来,一直至魏晋,都没有什么变更。到了南北朝,因为封泥制度的改变,印章濡朱钤红,印章加大,当然文字也就随之而变。但小篆制印的 形态,人们大多数仍采用秦汉的方正平整的作风。

练习书法必需由楷书入手,楷书的笔划结构有一定的法则,学会了那种运笔与结构之后,就可以进一步地写行书和草书了。小篆是整齐的,以小篆制印,是采取它平稳方正的意态。学习刻印的朋友们,必先学习这种方正平稳的印,汉印便成了初学篆刻所必需临摹的了。

以小篆入印,大约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法古的,一类是创新的,另一类是小篆里夹杂了若干大篆。

第一类的法古派,当然以学汉印为大宗,另外还有学习宋元朱文的。学汉印,自文三桥、何雪渔便已经如此。至西冷八家出,更用刀法的苍劲增加了它的新面,后举 图“补罗迦宝”为赵次闲所作。结构方正,用刀挺辣,是汉印的骨格,西冷的面目。下面一方“生欢喜心无不如意”为陈曼生作,也是这种趣味。一直到晚清的黄牧 甫,民初的王福厂都是如此。图2上二印为黄牧甫作,“菶阶诗词”、“人皆厌怕度吾独爱黄头”,下一印为王福厂作“沧州词课”。黄氏所刻刀法明净爽朗,面貌 方刚劲挺,王氏之作则仍有西冷面目。以上所举,是效法汉印中方正一路的。但也有学习汉印中宛转一路的,学这一路的,大多结体虽然仍是方的,但在转角之处却 用圆笔,有流畅宛通之意,与小篆的笔意相合。图三上为陈曼生作“忠贞后裔”,下为陈巨来作“翠亨杨氏由豫山堂珍赏之章”,便属此型。因为自从邓石如倡导“ 以书入印”之后,凡谈论篆刻的,莫不以“笔”为尚,所以在清中叶之后,着重笔意的印,便大肆流行。但有的人特别喜欢细朱文印,这种精细清明的印,钤在收藏 的名人书画上,能够衬托得那些收藏品更为名贵。因此细朱文印便很流行了。在民初一般银行行员所用的印,大多是这种细朱文的。细朱文是小篆的一种式样,自唐 宋便已经使用了,元朝更为精巧,后人凡是刻印用这类细挺的小篆,而意态属于宛通一型的,便称这种玉筋体的篆书为“元朱文”。图四为王福厂所刻的“玄冰宝 ”,下为陈巨来所刻的“盍斋秘芨”,都是这一类的。皖派的印人,大都是由此锐变而来。

创新派的印人,不屑于跟踪古人,于是便以新的资料入印,或以刀法刻制的技巧表现出特殊的面貌来,如图五所示:上为王石经所刻“海滨病叟”,是以天发神忏碑 的篆文入印的,天发神忏碑虽然是小篆,但采用悬针写法,非常特别,故另有面目,与古印不同。赵之谦、黄牧甫等都曾经采用过。下为吴昌硕刻“沈育度印”,这 印虽也是依汉印,但却笔意甚重,苍浑雄厚,与他的篆书同一面貌,自然与古印同,这也便是邓石如所谓“书从印入,印由书出”,书印合一的道理。其它如图六齐 白石刻的“逃禅”“金石长寿”二印,则是以刀法取胜,刻的虽是小篆,但那种雄快纵横的气息,真有不可一世之气慨。由此可知,使用小篆是基础,而通过刀法或 笔法、章法以求变的,才是大篆刻家,才有创意。

另一种面目是在小篆中夹杂一两个大篆来使用,使整个印章的画面,出现一种奇趣,而在印章的布置中,又可产生一种奇正相生的妙境,但这一类型,必需要对大篆 与小篆都能有深刻的体会,使刻出的印文不碍眼,不唐突为上。民初的吴昌硕便采用了这种方式,如图七上之“甲申十月园丁再生”一印,便是吴昌硕所刻,这方印 中用的篆书,除了“丁”字之外,都是小篆,但他刻得苍厚朴茂,边栏又是采取封泥的格式,所以丁字刻成大篆,也并不刺眼,反觉有奇趣。赵古泥与邓散木便都承 袭了他这种章法,但赵与邓把吴氏的用笔圆浑改为方劲,笔意改为刀意,在韵致上便觉差了。图七下面一方“天涯洟涕一身遥”,便是邓散木的作品,他把“天”字 和“遥”字,加了大篆的意趣,也可说是用了两个大篆,使之遥遥相对,奇趣便生。这一类的印,要用的巧,不然,便不堪看了。

总之,小篆是在印章里最常见的书体,它的使用,可以因作家的书法、刀法以及章法的适用与安排,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意态来,只要是善于表现其意态,从精致到豪放,从萧逸到苍浑,都可以刻出独到的面目,其运用之妙,端存乎作者之心了。

三、别体篆

篆书使用的时间颇长,在商周秦之际,大小篆通行的时候,往往将书体图案化,便有了殳书、虫书、鱼书、鸟书等体式。汉以后,以隶书为实用体,篆书除在玺印、碑额、亘当以及比较正式的文牍方面才偶一使用,在民间对篆书已不再重视。魏晋楷书草书风行,自然对篆书亦不甚经意。至唐人李阳冰出,始成一代篆书之宗师,然一般学者均悟参新体│楷书、草书,鲜有能注意篆书者,其间有能为篆书者,亦多托迹先贤或假借神仙之事,玄乎其说,致使汉代以后多沿东汉徐安之说法。东汉 以前之书为五十六种体式,且唐人陆续增加,于是,仅篆书一类,其别体即不下百种之多,后世更以之入印,使印章之内诸体杂陈,千奇百怪。其中虽不乏与文学之 递变有关者,但绝大多数均系自炫古奥,识者见之,皆嗤之以鼻。而初学者则每为其所惑,取舍之间,实不可不慎。

以别体异篆入印,自唐人始,而明人尤甚。清初印人汪启淑倡导印学,不遗余力,然以当时风尚,别体异篆之入印者,亦复不少。即以“飞鸿堂印谱”而论,其中之别体篆法不下百方,虽亦有若干可观者,然多数仍流于浮滥,不足为后世法。兹将习见者举出若干,可见一斑。

图一为麟书“青山佳句中”、图二为转宿书“安神定息”、图三为缨络篆“口诵心存”、图四为龙爪书“瑶琴微弄”、图五为鸾凤书“平阳世家”、图六为刻符书“ 身依性善”、图七为飞白书“永宝”、图八为蝌蚪文“泉石啸傲”、图九为金错篆“渔古”、图十为垂云书“寄与”、图十一为芝英篆“栖心空寂”、图十三为龟书 “世昌”、图十四为穗书“永宁”、图十五为烂铜篆“退隐衡门与俗 ”“才高人自服不必其言之高”,明清之际烂铜文多作此态,至清末大变,以古印之实物为依 归,斑剥苍古,甚有意致。丁二仲,易大厂皆其中能手。图十六为草篆“飞鸿堂”“友梅”,“友梅”为近代印人邓尔雅所作,系略法明人草篆法。由梅字木旁的一 直笔及每字中间的两点,可以看出笔势的快捷,但不似上印“飞鸿堂”那样锋芒暴露的样子,一雅一俗,一看即知。图十七为三坟书(或称坟书)“人生几何恰便是 一枕梦南柯”“掩卷焚香”,后者藏紫雪楼,款为“雪渔”。字体横重直轻,尚不脱篆书面目,金农之隶书即本于此。图十八为欹文“秋梧 雨”“掩重门浅醉闲眠 ”,上印见小石山房印谱,较佳。下印倾斜无度,便浮乱不能入目。图十九为古文奇字“一帘【【 】】雨竹声喧”“忧国愿年丰”。图二十为双钩体(飞白的一 种)“移华阁”“扫华阁”,“移华阁”为邓石如刻,“扫华阁”为今年张慕渔刻。图廿一为九叠文“文行忠信“张爰之印”,前者为元代之印,后者为今人曾绍杰 为张大千治印。图廿二为殳书“接治”“王梁私印”“张应”,均为汉印,上下二印为玉质,甚精致,古人之精工制作者,多加以美化,此种书体多见于兵器上及印 章上。“王梁私印”纯为殳书,其它二印系殳书与鱼书合写。故殳书中有鱼形。即谓之鱼书,有鸟形者,即谓之鸟书。图廿三为鸟书,图廿四之中间一方亦鸟书,系 周玺,是知鸟篆与殳书一样,起源甚早,也是一种美化的篆体书。图廿三上“张爰私印”为今人曾绍杰刻,下“潇湘画楼”为近人方介堪作,皆是仿古鸟书之印。图 廿四为鱼书“王武”“侯志”,横笔几全作鱼形,也是汉人通用的一种华美的刻法。

统观以上所举各印,大体而言,图一至十四,近代印人亦不复使用此种书体入印,因为大多系画蛇添足,除去装饰性之外,并无意义,其体式虽异,然终不雅,故近 人所采用者除大小二篆外,平整者则用摹印篆(或称缪篆,即汉印的印文体)。其间,偶尔亦用古文奇字之有据者,或用双钩飞白以异其体材,或用虫、鸟、鱼、殳 书以增其华丽,有的更用九叠文以表现甚繁密整饬,或效古印之斑剥而成烂铜之体。然究属别格,不能与汉印及大小二篆分庭抗礼。学习篆刻的人,不可为这些稀奇 古怪的篆书所扰,而弃正途于不顾。本篇所述,亦仅止使学者知所正伪,不至入歧途而已。

四、隶书及其它书体

篆刻所用的书体当然是篆,篆书的变化极多,并且适于在方寸之间发挥它的艺术性,所以治印的人大多数都以篆书为主。自从汉代隶书流行之后,官府及民间书写的 书体则甚少有篆书出现。篆书很快地就被人视作一种古老的、庄严的书体而不再被使用了。到了晋唐时代,楷书完全代替了隶书,行草被士大夫阶级运用熟练的笔 法,写出超逸洒脱的字来,使书法成为高深抽象的艺术品,篆书被人使用的机会便更少了。所以唐代的印章,使用的篆书,便有隶书的笔韵夹杂在内,一方面是为了 容易认识,一方面也是那一个时代篆书的特色。宋代因袭唐代的制度,印章改变甚少,但民间的印章,则以小篆为尚。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民间的印章大事改变,以隶书及楷书入印,并流行花押。篆书的印章,除了文人墨客及士大夫们使用之外,一般平民便都不再用篆书刻印了。这也便是现在社会上一般人使用楷书刻印的来 源。但到了明代,印章有了重大的改革,文三桥何雪渔等人对印艺的复兴,具有很大的革新力量。文人墨客们使用的印章,不再是纤弱的小篆,而采用汉印模式的缪 篆,使印有了章法与笔法的韵致,并且能够以熟练的刀法表现出印章的艺术性。明代末年,有一位莆田人宋比玉,专用隶书入印,这种刻法,也护得若干文人的支 持。于是以隶书入印,便也成了艺术范围中的一环了。宋比玉以后,隶书的印章,曾因浙皖两派的盛行而在文人的使用范围内消失,但明爽简劲易于辩识的隶书终因 在印章上有它的特色,而至民国初年再度抬起头来。广东的篆刻家们,对隶书有偏好,简琴斋、邓尔雅、耀叔重等,便是常常用隶书刻印的名家,他们的隶书印,多 杂有北朝碑意,也可以说是北朝与隶书的合体。结体有疏有密,笔意挺劲有力,再加上刀刻的金石趣,便成了既通俗又典雅的印章了。图一、二、三所示为简琴斋作 “宗仰三民”“千石楼”“余闲”。有的挺劲,有的苍浑,如窥汉分,意趣盎然。图四、五、六为邓尔雅所刻“绿绮台”“邓”“启康清玩”,四、五两印是纯法隶 书,图四圆浑清雅,图五厚重简当。但图六则有篆隶相合之意,隶书是面貌,篆书作精神,无怪邓尔雅先生被推崇为学黄牧甫最有成就的印人了。图七、八为罗瑛 (叔重)所刻“故家乔木”“共此天涯”,此两印以细挺纵横见长,不造作、不光俗,也是隶书印的佳作。

篆隶入印以外,楷、行、草皆可入印,楷书入印,唐代已有之,但民国以后,以楷入印的,多采用北朝书体,这当然是受了清代尊碑抑帖的影响,对北碑喜好及攻习 的缘故。但北碑在刻制时能刚朴并见,容易刻出笔以外的意趣来,也是很大的原因。图九、图十是简琴斋所刻,圆浑自然,犹如由隶始进于楷,朴实可喜。图十一为 邓尔雅刻,则完全仿北碑挺劲一路,并以佛像为主,直是六朝造象的缩写。图十二、图十三是简琴斋刻,是行书的面貌,而渗以隶书的笔意,看起来便觉得不俗了。至于以草书入印,我在北平读书的时候,曾看到寿石工先生以词句刻成的草书印,他的学生也有若干人刻过,但手边没有资料,只好有待来日再补充了。

除了以中国的文字刻印外,用外国文字入印的,远在唐宋时弋便已实用了,女贞文、西夏文以及元代的蒙古文、清代的满文均曾有官印,为数且不少。近代更有人以 英文入印(图十四、陈昭贰刻),钤于画件,不但国人在西画(油画、水彩等)上使用,在国画上也可使用,这大多数是希望流传至异邦,使人容易辨识。陈昭贰 兄,五年前曾用国音字母刻了一方印使用,他把“陈”“昭”“贰”三字所用的拚音字母,经过安排,刻成一方很像徽字的国音印(图十五),细心人可以依他的排 列读出左右两个字母是陈,中间则是昭贰,就连四声符号也刻了上去,实是前人所无,开了印史的先例。但这种新的尝试,未能继续下去,只是偶然拿来作消遣而 已。如果谈篆刻的艺术性,则仍以篆书为尚,其它书体,实在有大巫小巫之分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雅唐艺术网

GMT+8, 2024-4-16 22: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