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雅唐艺术论坛 首页 戏剧 越剧 查看内容

各时期越剧剧团简介

2017-1-9 08:40| 发布者: 李艺| 查看: 19665| 评论: 0

摘要: 戏班 剧团   早期越剧小歌班的演出,无剧种和戏班的名称,往往以领衔演员姓名称呼班名。自 1917年5月以袁生木(莫)、袁文山领衔的小歌班进入上海新化园演出后,在报纸广告中也无剧种和戏班的名称,还以领衔演员姓名 ...


春风舞台  戏班。初为小歌班艺人周鸿升于1939年初在沪创办之小科班。“串红台”后,充实阵容,于次年率班到浙,雇班船两艘,常年流动演出于嘉兴、嘉善、南浔、菱 湖、平望、盛泽等水路码头的戏馆、庙台,偶亦进杭州振兴国货商场戏院等处演出。为适应杭嘉湖水乡观众欣赏习惯,采用男女混演,并兼演京戏,以武戏见长。常 演剧目有《红鬃烈马》、《文武香球》、《剖肚验花》、《沉香扇》、《血手印》、《贩马记》、《二度梅》、《巾帼英雄》、《红流镜》、《战地姻缘》等近百 出。头肩小生吴素芳,11岁从艺,师承男班名伶一枝梅,功底扎实,文武俱佳,在杭、嘉、湖地区被誉为“金刚钻”小生,饮誉一时。1942年被日伪军头目迫 害致死后,筱鸿升擢升为头肩小生。其他名角尚有花旦周艳琴、梁素琴、筱艳琴、薛莺,老生周玲芳、蒋鸿鳌,武生朱顺庆,小丑筱世昌、王鸿英,大面王鸿芳,老 旦王鸿姣等。1945年以后,春风舞台几经分合,曾出现过老春风、新春风两副班子。尔后,人员更迭,男演员相继离班,遂改为女子越剧戏班。20世纪50年 代初,改建为友好姐妹越剧团。

越吟舞台  戏班。1938年7月在沪组成。班主何元进,头肩花旦姚水娟、头肩小生竺素娥、头肩老生商芳臣、二肩花旦邢竹琴、二肩小生毛佩卿、二肩老生任伯棠。7月 22日,首演《盘夫索夫》于大中华剧场,8月2日,移师天香大戏院。姚水娟聘请原《大公报》记者樊迪民(樊篱)担任编剧,开越剧专职编剧之先。9月12 日,首编新戏《花木兰代父从军》引起轰动,《戏报》、《梨园世界》出特刊介绍,上海英文报纸《大陆报》则在9月11日发表评介文章和剧照,将花木兰比为法 国圣女贞德。其后,又编演了《范蠡与西施》、《冯小青》、《天雨花》、《燕子笺》等新戏。从此,打破了越剧界一直专演传统老戏的局限。1939年6月,因 内部人事纠纷,姚水娟、商芳臣、毛佩卿退出,邢竹琴擢升为头牌,又先后演出了《碧玉簪》、《情天恨海图》、《可怜的姐妹》、《日月乾坤扇》以及汤笔花编的 《盘妻索妻》等剧目,9月底解散。

水云剧团  戏班。1939年9月在沪成立,前身为越吟舞台,由姚水娟、魏素云、商芳臣领衔。9月27日(中秋节)起演出于上海仙乐大戏院,10月17日转入皇后大戏 院演出。1940年1月17日,进入1000余座的卡德大戏院演出,开辟了当年最大的越剧演出场所。后皇后戏院因经营不善而停业,剧团趁机筹款顶进,乃于 是年4月18日转入皇后大戏院演出,并首次取消了代表后台的班长制,意在组成艺人自己管理的剧团。作为过渡,后台成立了淼记公司,由老板沈益涛、朱仁富和 演员姚水娟作为三方代表。姚水娟有选择剧目、演员和聘用编导的权利。该团演员阵容强大,行当齐全,为当年越剧界之冠。除领衔演员外,有小生王水花、毛佩 卿、沈琴芳、陈月楼,花旦林黛英、金艳芳、楼剑秋、竺灵芝、袁香娟、黄斐霞,老生李筱侬、陈彩娟、喻汉香、邢瑞轩、孙瑞芳,小丑姚宝红、筱宝宝、卢凤姑、龚小引,老旦周瑶姬、周爱娟,大面章福奎、竺云亭,以及叶菊芬、黄菊花、任灿琴等。聘请樊篱、李小楼为编导。除演出传统老戏和复演越吟时期的《孔雀东南 飞》、《冯小青》等新戏外,又编演了《一夜皇后》、《红菱艳》、《玉梨魂》、《芙蓉屏》、《乡村一女子》等新戏10多部。后因魏素云拉走班底,另组标准剧 团,该团遂于1940年9月8日夜场演毕后结束。

民生剧社  戏班。1939年秋,鲁伟带领鲁家班的残留人员避战乱于临安金岫村,和龙凤高升舞台及嘉兴的一副京班相遇。由鲁伟牵头拼凑组班,取名民生剧社。演员有鲁芳 亮、鲁芳艳以及男班艺人黄启文、黄启明等。采取男女混演,以演越剧为主,兼演京戏,沿天目山一带辗转至江西上饶等地。1940年在兰溪与徐玉兰、汪笑真的 东安剧社相遇,合作演出一年余。1942年经广丰、河口、淳安抵福建的建阳、建瓯、浦城等地演出,为第一副进入福建境内的女子越剧戏班。1944年冬,在 丽水之碧湖、龙泉以及福建浦城等地,曾参加当时第三战区举办的“筹募抗日将士寒衣义演”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坐班杭州国华戏院、市东剧场、望湖楼茶园等 场所演出,上演连台本戏《济公传》、《观音得道》及新剧《啼笑因缘》、《好媳妇恶婆婆》、《情仇》、《薄命花》等,连满数月,轰动杭城。主要演员有屠艳 凤、鲁芳亮、鲁芳艳、叶秋莲、花月坤、黄哈哈等,并吸收了筱月英、邢汉臣等青年演员入班培训,充实阵容。1949年夏,改组为姐妹班性质的杭州民生越剧 团。1954年改为德清县曙光越剧团。

越华剧团  戏班。1940年9月中旬在沪组建,由姚水娟领衔。演员六柱头为:花旦姚水娟、小生李艳芳、老生邢湘麟、小丑陈呆呆、老旦周瑶姬、大面吕胜奎。其他演员 有:金香琴、许菊香、吕爱花、孙雅琴、潘全娟、筱湘麟、丁鹤楼、罗凤奎、周天飞、裘爱花、王兰芳等。9月16日起演出于上海皇后戏院。之后,除1941年 1月至8月曾短期在卡德、龙门戏院演出外,一直在皇后戏院演出。至1946年7月6日,姚水娟告别上海舞台,剧团结束。姚水娟的搭档小生,除建团前期的李 艳芳外,后期有王水花、张桂莲、周桂芳、竺素娥。该团除演出传统老戏外,曾上演了60多出新戏,其中较有影响的剧目有1940年10月9日至12月1日演 出的时装戏《蒋老五殉情记》(连演63场)和1942年4月1日至6月17日演出的古装戏《泪洒相思地》(连演84场),均创当年越剧新戏上座之记录。该 团编导人员前期为樊篱,后期为陈秋风、胡知非。

标准剧团  戏班。1940年9月在沪成立。是原水云剧团的班底,由老生商芳臣兼演小生领衔。主要演员有花旦林黛英、小生毛佩卿、小丑筱宝宝、老生李筱侬。9月15日 起演于上海民乐剧场。1942年7月1日转到九星大戏院演出,直至1944年7月剧团结束。主要演员增加了花旦金艳芳和小丑姚宝红。约请了樊篱、乔陵、陶 贤、芳菲、李小楼等编导人员排演新戏,演出以新戏和连台本戏为主。4年间共演新戏达70多部。连台本戏有《唐僧》、《郭子仪》、《文素臣》、《红杏出墙 记》等,其他新编剧目有《枪毙阎瑞生》、《秋海棠》、《好丈夫》、《双喜临门》、《彩凤随鸦》、《父子成亲》等。

天然舞台  戏班。1941年5月宁波天然舞台(剧场)经理林启华邀角组成同名越剧戏班在本台演出。先后被聘参加演出的主要演员有叶彩金、沈艳红、陈兰春、钱水云、王 艳秋、魏兰芳、施银花、徐玉兰、陈苗仙、徐香花、赵瑞花、吴梅珍、毛佩卿、姚素贞、林黛英、金香琴等。以小生徐玉兰、毛佩卿演出时间较长,影响也较大。徐 玉兰于1942年6月受邀入班,与花衫施银花、小生王湘芝、老生竺桂英等合作,演出《盘夫索夫》、《碧玉簪》、《方玉娘哭塔》等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苏小 小》、《黄陆缘》等;与魏兰芳、竺喜娟合作演出时装戏《魂断蓝桥》、《红泪影》等。1943年6月,聘请刘涛编写《黄金与美人》、《枯木逢春》、《暴雨梨 花》、《孤鸿泪》等,从剧目内容到演出形式都作了较为全面的革新,深受观众赞许。其间徐玉兰在宁波还演出宣传爱国主义、歌颂民族英雄的剧目《生死恨》、《还我江山》等,曾遭到日伪军、地痞、流氓的欺压。1946年6月,因天然舞台几位前台老板不和,戏班解散,徐玉兰受傅全香之邀去上海。1946年7月 起,天然舞台新任经理朱仁富聘请花旦吴梅珍、小生毛佩卿、老生魏梅照、小丑汪如亚为“四柱头”组班,并聘请编导陶贤、袁锡芳和绘景师王云标等合作。毛佩卿 等锐意创新,与编导刘涛、蒋芳菲、樊篱、胡知非、陈白枫、冯玉奇等合作,先后编演了《喜相逢》、《姚小红》、《狂风暴雨》、《画中人》、《好花结好果》、《小羔羊》等60几出新戏,开创了越剧搬演新编剧目和时装戏的新局面。1947年7月,金香琴被邀入班,与毛佩卿等合作演出《雪里小梅香》、《是我错》、《筱丹桂自杀记》、《国破山河在》等新戏,盛极一时。1949年5月,毛佩卿与花旦汪秀贞等合作改建为佩卿剧团,仍驻天然舞台演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下一篇:越剧发展历史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雅唐艺术网

GMT+8, 2024-5-5 09: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