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雅唐艺术论坛 首页 资讯 展览资讯 查看内容

“不朽的生活”伊灵个展

2016-12-2 15:04| 发布者: yanli| 查看: 525| 评论: 0

摘要: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6-11-08 - 2017-01-08 开幕时间:2016-11-08 15:00 展览城市:湖南 - 湘潭 展览地点:HALO霞所在艺术空间 策 展 人:夏可君 学术主持:杨卫 主办单位:霞所在 参展人员:伊灵 展览备注:联合主办:晨画廊 展览介绍 不朽的杂文:伊灵的世界 夏可君 艺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6-11-08 - 2017-01-08

开幕时间:2016-11-08 15:00

展览城市:湖南 - 湘潭

展览地点:HALO·霞所在艺术空间

策 展 人:夏可君

学术主持:杨卫

主办单位:霞所在

参展人员:伊灵

展览备注:联合主办:晨画廊

展览介绍

不朽的杂文:伊灵的世界

夏可君

艺术不仅仅是一幅画,不仅仅是一种天才的创造,艺术来自于生活,但又并非生活的速记,如何保持生活的鲜活性与日常的足迹,还具有艺术谜一样的魅力?既要一切看起来如此熟悉,却又在画面上如此具有艺术的陌生性?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书写方式,带有阅读的书写,不仅仅是视觉也有可读性,不仅仅可读,也走向眩晕的不可读,一切都在那里,但一切都缠绕着,从日常生活的迷宫进入了艺术的迷宫,一切都可以书写,一切都可以文本化,这是一个互文的世界,伊灵的作品就铭记了日常生活的足迹,却又敞开了一个平面上文字与图符的奇妙游戏的世界。

伊灵绘画的世界乃是一个互文(context)的世界。伊灵的作品语言形式如此鲜明,一眼看上去就是他独有的图像与图符,但似乎又是一个图画的迷宫,所有各种图像理论不足以讨论他的作品了。这是什么样的图文?文字画?图像字?纹码?抽象画?图符?写字还是画字?似乎都可以,但都不准确,因为这是一个“杂-文”的世界!也许二十世纪现代汉语写作意义上的“杂文”最为对应我们所身处的“混杂现代性”?只有激发书写的所有潜能才能回应来自于西方的现代性压力?如此的杂文书写也是文字与图像交织起来的文体,其中隐藏着一个现代中国人与世界相处的独特经验。

伊灵的作品是由“纹码”、“纹样”与“纹迹”等等编制而成的杂文式的文本世界:一个个文字被写出来,在慢慢书写中变形,成为一种画家特有的文字编码符号,画面有着命名,只是这个命名体系因为成为了一种密码,有时候在随意的书写中,可读性减弱,显得杂乱,就仅仅是纹码而已,激发读者去解码的冲动;文字不是文字,而是图案,图案不是直接可读的图案,而是有着交织的纹理,表面的纹理有着错叠,带来视错觉,形成纹样,局部的小纹样和整个画面的大纹样又错叠在一起,显得驳杂,但总是激发意外发现的惊喜,如同孩子们识字时的那种天真;一旦这个图案被反复书写,反复交错,显得杂芜,以至于全然不可读,就仅仅是纹迹,一种书写的笔踪,宛若抽象画。从日常生活与事件出发,标题已经告知我们图画的意义,但作品上的线条与图形的生成,还有色彩的多样性,似乎又服从于另一种线条与色彩相互缠绕与空间套叠的逻辑,一种迷宫自动生成的活力。

伊灵以他自身独特的书写方式打开了一个可读的文本世界,如同民间艺人的编制手艺,写字如同穿针引线,如同刺绣,一个个图形文自身繁殖,如此得心应手,如同指纹,如同掌纹,就是从自己的生命中长出来的,从自己日常经验的感受中,从自己对政治生活的反思中,或反讽或批判,都有一颗孩童的天真之心,都在整个画面的建构中自身生成,都是对自己记忆的重新书写,无论是青春记忆还是时代的创伤,但一切都已经交错起来,时空已经错杂,在一种自动的书写中编织,这是伊灵个体书写的补救方式与救赎方式。

这个互文的世界,复活了中国文化特有的事物-图像-文字三者的直觉共感,聚集了不同的书写手法:古老的篆书,孩童的涂鸦,笔记的速写,抽象的线条,空间的拓扑,色彩的天真,都不可思议地串联着,可以自由地穿越古今与中西,这是一个穿越时空的图文世界。

从日常生活出发的自然书写,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书写,所谓的机缘巧合与相会本身就是艺术,书写任何东西都行。伊灵在想象力的自由游戏中建立了一个迷宫式的线条世界,带来阅读诱惑的同时又抵御着我们的解读,确立起一个日常与反日常并存的形而上世界。

伊灵的世界打开的是一个表面的世界,这是表面的拓扑学,这个表面没有深度,但是却有着层层套叠的世界之间的奇妙关系,这些不同的事物或者世界彼此有着关系。在如此的表面,绘画确立自身,它不表现现实,也不梦想另一个世界,绘画书写自身,自身生长,这是一个纯然书写的世界,每一次,都是一个独一的世界,每一次都是世界本身。这不是在世界上生存,这是在书写中打开世界的无数可能性。

伊灵的艺术就不再仅仅是对西方抽象艺术的模仿,而是具有民族的、个人化的风格。——栗宪庭(评论家)

伊灵的可贵之处,是他这几十年来没有迎合那些成熟的潮流和理论体系,坚持从自身的心性出发定义自己的艺术。——郭宇宽(策划人、学者、作家)

伊灵作品的独特风格时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绘画语言的完美结合。——林春岩

(艺术家)

在去圆明园的路上你一定会遇到伊灵。——康羽(艺术家)

看老郭的画总给人很舒服的感觉,画如其人。——王音(艺术家)

伊灵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作为职业艺术家,他的生存能力令人敬佩,希望他越走越好。——杨少斌(艺术家)

时间也会说话,它有自己的方式,就像伊灵和他仍将继续的绘画生涯。——郁郁(诗人)

从生活、人性、情感的角度上看,伊灵时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岳敏君(艺术家)

伊灵(原名郭新平)

1961年9月7日生于上海。

1983-1987年离职自费骑车环国旅行考查民间美术,被关山月、廖冰兄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壮举”。

1990~1995于年圆明园画家村工作生活。

1994年应邀赴欧洲,在荷兰、法国、比利时、德国、捷克举办个展,并在荷兰的Maastricht国际机场创作巨幅壁画,时任荷兰大使吴建民先生为此出席剪彩仪式。

2004年应邀赴法国里尔参加“中法文化交流年”活动。

2012年8月31日,“中国现代油画展”,日本山口市紅房子美术馆。

1996年至今居住于北京宋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雅唐艺术网

GMT+8, 2024-4-18 12: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