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雅唐艺术论坛 首页 书法 书法史 查看内容

书法简史:汉代书法(二)发展史

2008-5-22 11:52| 发布者: 李艺| 查看: 703| 评论: 0

摘要: 汉代书法——汉古隶   概论:古隶和小篆之关系就如同猴子和人,乃是蜕变而来,特征在改变笔画之曲线成直线,并予省略,变圆为方,由连而断,且富有粗细之变化,由繁趋简,书写亦更加便捷,为小篆至八分之关键。   但传下来的

汉代书法——汉古隶

概论:

古隶和小篆之关系就如同猴子和人,乃是蜕变而来,特征在改变笔画之曲线成直线,并予省略,变圆为方,由连而断,且富有粗细之变化,由繁趋简,书写亦更加便捷,为小篆至八分之关键。

但传下来的书迹甚少,以刻石和碑为多,武梁祠画像中亦有古隶者。

发展:

帛书老子乙本:

为惠帝和吕后执政之间的古隶「陪葬品」,它的主人因太过珍视它而带它入土,也因此我们现在能看到它。书体篆意尚存,章法有直行而无横行,秀丽之中尚存古意。

竹简孙膑、孙子兵法﹝汉简附﹞:

这二书也为陪葬之物,看来我们得感谢古人的陪葬制度了。年代大抵为西汉前期。两者笔迹不同,当是出于不同人之手;竹简孙膑的字体仍混有极多篆书笔法,孙子 兵法的篆法殆已净尽,笔画直,间架平正。两者相较的话,一以古质取胜,一以妍华擅美,皆是古隶上品。

鲁孝王刻石:

今尚存曲阜孔庙之中,全文仅「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十三字。笔画已由圆变方,字体仍属高长,结构别于小篆,乃藉于小篆、八分之过渡书体,古朴纯厚。

另尚有三老讳字忌日刻石,开通褒斜道刻石﹝这是摩崖大字﹞,祀三公山碑等遗墨。


##########NextPage##########

汉代书法——隶书的发展

概论:汉 朝自公元前206年高祖建立天下,经过60余年的治理,出现了“汉武”盛世,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得到了长足进步,造纸术的发明,对文字的发展,影响深刻。西汉初,朝廷就把隶书定为学童应试的内容之一,成绩好的可以做官。当时的“史书令史”,就是擅长写隶书的官职。汉人称汉隶书为“史书”。据班固《汉书》记 载:元帝“多才艺,善史书。”孝成许皇后“聪慧,善史书。”隶书的重要特点是笔画平直、结构方正,几种笔画较为固定,为汉字书写定为不变的形态。

再有就是改造合体字的偏旁,并使它固定统一。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偏旁和原独体字一样,位置也不太固定。为了字的方整和书写便利,隶书把用做偏旁的独体 字规定特殊的形态,同时又把许多原来不同偏旁的篆字固定为同一偏旁,如“英”、“樊”、“莫”、“真”、“奠”等字,原篆字字底皆不相同,隶字把它们统一 为“大”字底。又如“泰”、“秦”、“春”、“奉”等字也是隶变后才统一为“夫”头的字。

这样就使得隶书较篆书易记、易写,适应了时代日益发展的要求。

发展:隶书的定型也有自己的发展过程。从大的方面说,隶书有秦隶和汉隶的区别。秦隶的形体,从出土文物中的权、量器的诏版上还可看到一些特点。这时隶书结体还是纵势长方的,字的大小不拘。有人称此隶为“古隶”,西汉初期仍沿用这种字体。

隶书随着时代而逐渐改易,到了东汉,形成了定型的汉隶。特别是到了汉恒帝、灵帝时期(公元174~189),汉隶达到极盛时期。汉隶定型的字体,主要是指此时期的字迹。

定型的隶书在书法上形成了自己风格。在用笔上方、圆兼用,藏锋、露锋诸法具备;在笔画形态上出现了蚕头燕尾的特点,长横画有蚕头,有波势,有俯仰,有 桀尾;体势上,由纵势变为正方,又变为扁方的横势;结构上,中官紧收,笔画向左右开展,呈左右对称的“八字形”,故有汉隶“八分”的说法。

隶书从用笔到结字所形成的风格,既庄重严整,又变化多姿。这种字体,上承篆和古隶,下启楷书,用笔通行行、草。

所以隶书在书法上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隶书到东汉时期已发展成定型的隶书,成为法度森严的官定的标准字体。这一时期留下来的隶书字丰富多采,尤其东汉时期盛行树碑立传,所以留下碑版最多,也最精湛。

所谓“碑”,在古时是宫、庙门见识日影及拴牲口的长方形石头,秦代在石头上镌刻文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或刻文告等,秦代称为“刻石”,汉代以后即称“碑”。

自东汉以来,各种碑的形式也多起来,有碑颂、碑记、墓碑等等,用以纪事、颂德。这些碑刻给书法留下了极丰富的珍品。据说东汉留下来的碑版达170余种。现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作品,以资证明。

1.乙瑛碑:全名为《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东汉恒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立。当时乙瑾为鲁相,曾奏请在孔子庙中设置守庙的百石卒史,因此得 名。碑立在今山东曲阜孔庙。内容刻有奏请往返的公犊和对乙瑛的赞同。碑文雄秀、工整,风格飘逸秀丽,是著名汉碑之一。

2.礼器碑:全称为《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亦称《韩敕碑》.东汉桓帝水寿二年(公元156年)立。石在今山东曲阜孔庙,碑文为赞颂鲁相韩敕整修孔庙,建造礼器的事。书体扁平丰茂,瘦劲挺秀,属于工整风格的作品,为历代学隶者所重视。

3.史晨碑:碑的前后两面各有到字,故亦称《史晨前后碑》。前后碑各有名称,前碑称“鲁相史晨祝孔子奏铭”,内容是记载鲁相史晨的奏章,报告他到任后 祭孔的情况;后碑称《史晨飨孔庙碑》,记录了他祭孔的措施。此碑建于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碑立山东曲阜孔庙。字体工整,结构谨严,富有神韵,是学习隶书的好范本。

4。熹平石经:也称《石经》.汉灵帝嘉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等建议在太学建立正定的六经标准文字,以免贻识后学,为此而立。传为蔡邕所书。碑 石共46个,太学旧址在今洛阳市,碑立太学门前。几经动乱,原碑早已无存。自宋以来,常有残石出上,据说现已集存80OO多字,字体方正,结构谨严,是当 时通行的标准字体。

5.曹全碑:全称为《汉合阳令曾全碑》,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王敞等人为纪念曹全功绩而立。明代初年出土于陕西颌阳县,曾保存在合阳县孔 庙,1956年移放在西安碑林。相传此碑明代未年即已断裂,现文物出版社已经出版断裂前的拓本。曹全碑是汉隶代表作之一,风格秀逸多姿、结构平匀,用笔方 圆兼备、清丽婉畅。此拓本保存原字较多,完整如新,最适合初学隶书者临摹。

6.张迁碑:全称为《汉故谷城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立碑于山东东平县。碑文记载了张迁的政绩,是张迁 故居韦荫等为表扬他而刻立的。书体以方笔为主,结构严整、端正朴茂。现有影印本,可供方笔书法爱好者临摹。


##########NextPage##########

汉代书法——行草的兴起

概论:所 谓草书,对正书来讲就是较为草率的字,或称“急就”,快速写出的字;也可以说是正书的一种“破体”,或说是“俗字”、“异体”。在两汉隶书定型的同时,草 书行书也萌发起来。晋代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汉兴而有草书。”唐代张怀瓘《书断》中说:“章草即隶书之捷,草亦章草之捷。”又说:“汉元帝时,史游 作急就章”,“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之意,谓之草书。”章草尚有隶之意,笔画常带波桀,字与字无牵连,而今草则隶意皆 无,字字相连。

   发展:两汉以隶书为主流,日常应用又兴起一种草书,介于八分与今草之间特有之书体,与后世草书殊异,谓之章草。

其结构乃隶书简化而来,所谓「损隶之规矩」,「存字之梗概」也。章草每 笔分写,各自独自,与后世草书有别,实为草书之滥觞焉。章草在当时算是非正式的字体,乃为「赴俗急就」而起,纯为日用所需。段玉裁认为「艸书之称,起于草 稿」,大体草书稿字体较为草率,书写迅速,故颇实用,近世所出之汉简多是粗书而成就是很好的证明。

至于章草兴起的年代,许慎认为是「汉兴有草书」,汉人称为「草」,自羊欣始有「章草」之名,后来就沿用下来。至于为什么叫章草,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史称杜度、崔瑗、崔实、张芝、张昶为汉章草大家,但所传书迹不多,还好近世所出汉简保存墨迹不少,我们才能见到章草的真风貌。

王愔以史游作为急就章,为章草之始,但敦煌出土之急就觚,却是波磔洋溢之八分。传世之章草急就章应是成熟后之作品,而非章草之起源。

汉宣帝神爵四年四月简:

出于敦煌,为史游之前戴有年代之木简,是较早期的代表。其有几字己改变结体,减省笔画。笔画略带波势,书写亦草率,已粗具章草之规模。

汉元帝永光元年:

为居延汉简中有纪年者,较神爵四年更近章草。字体皆是解散隶体粗书而成,已无八分工整秀丽,为章草较成熟之代表。笔势极为飞动,极为纵逸,直行整齐不乱,堪称杰作。

新莽殄灭简:

上面是没有纪年的,经人孝订为新莽始建国后五年所书。尤此知章草至新莽己确立,书法尤臻优美。笔画已具波势,结体则是草,有许多字解散隶体而成符号,笔画亦牵连,章草笔法大体具备。且字行疏朗爽明,为章草之珍品。

汉光武帝建武简:

亦敦煌所出,包括廿二至廿六年间,共四枚,为章草极成熟之作。各简中皆有减省笔画或改变结体者,且字体近似,笔势跃动,各字独立,每笔分写,表现秀逸之风格。

敦煌汉纸墨迹:

敦煌所出亦有纸片,即是书于纸上之墨迹,为章草末期之代表作。观其运笔已极纯熟,笔势跃动而连贯,结体已和草书相同,实启今草之先河。此纸为现存最古者,距蔡伦爷爷造纸年代极近,堪称至宝。

张芝芝白帖:

刻存于淳化秘阁法帖中,米芾鉴之为:据真迹所摹刻;现在与敦煌汉简相比较确极为相近,该是汉代书迹没错。阁帖中另有张芝草书三帖,米元章则认为是唐人所作。所以芝白帖是张芝传世之唯一书迹,亦有汉名家章草之仅存,地位十分重要。

此帖字体横扁,结体是草,笔画尚存隶意,虽每笔分作,而气势一贯,笔画多简省而趋于符号化,为章草之典型,且法度严谨,而章法宽舒,「专谨古雅」,堪称章草之上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雅唐艺术网

GMT+8, 2024-5-21 23: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