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牛

北京故宫馆藏雕塑赏析

[复制链接]

132

主题

426

回帖

684

积分

举人

积分
68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22: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木雕罗汉坐像,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像高54.5cm

    罗汉髡首,高额圆脸,著右衽僧衣,内服长裙(下摆露出裙褶)。跣足,右足翘搭于左腿,左手扶住右足,右手支撑于座后。身首向右侧,坐于须弥山座。双目凝视,若有所思。此像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宋代佛教造像汉化的典型作品。罗汉像用整块木材雕造,座前留出一方平面,上刻“连州弟子吴世质,为男盘会保平安,丁亥。”铭文。“丁亥”为北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连州”即今广东省连县。该件罗汉像,是连州人吴世质为其子保平安供养所雕。像身涂紫红色(已多处剥落),口涂朱彩,衣下裙褶彩色剥落露出白色,座涂土红色。
    此罗汉像于1963年10月发现于广州韶关曲江南华寺大雄宝殿大佛脏内。1964年由广州文化局拔交故宫博物院。同时发现的木雕罗汉像有“韶州南华禅院罗汉阁永充供养”和“八娘舍钱造南华寺五百罗汉一尊”。可知,木雕罗汉坐像原系南华寺罗汉阁五百罗汉像之一。罗汉阁明时称“罗汉楼”。据记载,清光绪前因遭火灾,部分罗汉像有毁损,后经补雕和修整上彩,民国时屡有人企图盗窃。虚云大和尚主持曹溪南华寺后,于1936年重建大雄宝殿,塑造三尊高十五米金身大佛,将遭火劫余和补雕的木罗汉像,除功德堂和海参会塔供奉的十九尊外,余都藏入大佛脏内,使五百木雕罗汉像保存至今。其中三百六十尊北宋罗汉像,七十多尊有北宋庆历和大宋等年款。可证,南华寺宋代罗汉像比现存山东长清灵岩寺被誉为“天下第一塑”,造成于北宋治平年间的彩塑罗汉像早二十多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426

回帖

684

积分

举人

积分
68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22: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彩绘木雕观音像,高127.5cm
  像全身彩绘,由数块木头插合组成。观音头戴高冠,冠上有一化佛,系宝缯,宝缯及发绺下垂,银嵌白毫已失。细眉,秀目,面颊丰满,唇摹绘胡须,上身袒露著帔帛,下著长裙,胸饰璎珞,臂有宝钏,衣饰塑造轻盈流动,富有韵律感。半跏趺坐,身体略前倾。
  观音菩萨自印度传入中土,经过与华夏文化的长期融合,唐宋以降,对观音的崇拜持续不衰,观音菩萨成为最受中国善男信女欢迎的神祗之一,因之铜、石、木、泥、瓷各种质地的观音像层出不穷,类似此像的北宋大型木雕观音在美、德、日诸国都有收藏。它们大多数原置放在寺院大雄宝殿主尊背屏的后面,为当时流行样式之一。此观音像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堪称北宋木雕中的上乘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426

回帖

684

积分

举人

积分
68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22: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凑等造圣僧石像,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高92.5cm
    圣僧头戴僧帽,僧帽自耳部向后收,披于肩、背。僧面庞稍长,细眉秀目,直鼻,口微合,着袈裟,结跏趺坐,手施禅定印。石座前刻发愿文:“唐县东闾乡南赤村张凑、妻赵氏合家一十五口,共发愿造石圣僧一尊,永为供养。时元符三年七月二十四日建。谨记。”
    从此圣僧形象上判断应是僧伽像。唐宋以降,佛教信仰进一步世俗化,不仅原有的神祗神格发生了变化,为了现世的需要,一些世俗僧人,如济公、僧伽、志公、万回、布袋和尚等都被神圣化,成为一般信众崇拜的偶象。在上海兴教寺、浙江温州白象塔、浙江瑞安仙岩寺塔、浙江宁波天封塔、江苏苏州瑞光寺塔及河南等地的一些寺院佛塔中均有僧伽造像。这些造像都是两宋时期的作品,质地为木、砖、铜、石等,多数造像的形体较小,是集体修造供养的。此尊为一个家庭发愿供养的,且形体高大,目前尚未发现相同者,它是北宋民间宗教信仰的重要文化遗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426

回帖

684

积分

举人

积分
68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22: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巨埋儿砖雕,北宋,长19.1cm,宽25.5cm,厚3cm
    画像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壸门内浮雕人物故事。正上刻有“郭巨”2字。左侧男子头罩巾,着窄袖袍衣,腰中系带,足穿芒鞋。他手持铁锹作挖土状。右侧女子怀抱小孩,女子面庞清秀,神色平静,仿佛视埋儿为平常事,但小孩却紧紧抱住母亲,神色紧张,似乎意识到危险的临近。画面中央偏下一釜黄金闪闪发光。从画面及题记可知,此画像砖刻的是孝子郭巨埋儿的故事。
    郭巨,汉朝人,家贫,每次供给母亲饭食的时候,其母必分给孙子吃。郭巨便对妻子说,自己的儿子分吃了母亲的食物,因为家里穷而使母亲吃不饱,这样是不行的。儿子可以再生,母亲却只有一个,不能让母亲饿着。所以决定把儿子埋了,其妻也认为理所应当,然而当他掘地三尺后却发现黄金一釜,釜上丹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夺,人不得取”。
    郭巨埋儿图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所藏北魏孝子石棺上便有线刻的郭巨形象;河南博物院所藏邓州出土的南朝彩绘画像砖中也有此一场景,并有“郭巨”、“妻子”、“金喜釜”等字。此题材在北宋时被列入二十四孝之一,成为当时之流行的故事。
    这个结局完满的孝道故事,历代歌颂者众多,在二十四孝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并流传至今。但其很难赢得今人的同情与赞赏。鲁迅在读了《二十四孝图》之后,不无讽刺地说道,不仅他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当孝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的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426

回帖

684

积分

举人

积分
68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22: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参砖雕,北宋,长19.4cm,宽26.5cm,厚3cm

    画像砖长方形,内凹雕成壸门状。正中上方刻“曾参”2字。画面浅浮雕左侧柴门前立一老妇,上穿短袄,下着裙,手持长杖,身体微曲向前,为曾参的母亲。右侧的曾参刚放下肩上的柴担,腿微屈,双手握拳,面向母亲,似在询问事情的原由。     传说曾参每外出,其母若有事,便会自咬手指,曾参即会感到心痛。此砖雕表现的是曾母咬指,曾参匆匆赶回,母子二人在门口相见的场景。
    平心而论,曾母咬指之事,说其夸张并不为过,即使全为事实,也不足以打动孝子之心。曾参能跨进孝行行列,不仅在于其行,更在于其言。《韩诗外传》载其事迹云:“初吾为吏,禄不过釜,尚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其逮亲也。既没之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高九尺,转毂百乘,然犹北向而泣涕者,非为贱也,悲不逮吾亲。故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意思是说“当我官轻禄薄的时候,我却很高兴,并不是我觉得钱多,而是因为父母都健在。当父母去世后,我去南方做了高官,尽管得到厚禄,却依然不时地向着北方哭泣,哭的是父母都不在了啊!所以家里若贫穷双亲年老,就不要选择做官了(因为做官是要远离父母去外地的)。”“子欲养而亲不待”一语便出自曾参之口,他规劝天下儿女不要等父母去世后才想到要孝顺他们,不要因为想孝顺的时候父母却已不在而追悔莫及。他还将孝道分为尊亲(让双亲地位尊崇)、弗辱(使双亲不受屈辱)、能养(使双亲温饱无忧)三个等级,并谦虚地说自己仅仅能养,不敢说孝。亲身去做,又讲出道理,曾参可谓孝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426

回帖

684

积分

举人

积分
68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22: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子耕田砖雕,北宋,高19.5cm,宽26cm,厚3cm
    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正上刻有“舜子”2字。画面上小鸟在天空中飞翔,两头大象与三头小象正在耕地,舜子在后面挥鞭播种。
    舜子即帝舜,名重华,父名瞽叟。瞽叟在舜母死后娶后妻而生象。瞽叟喜欢象而憎恨舜,常欲杀之。一次,瞽叟与象令舜凿井,舜担心会出意外,在凿井时预先从旁边留了出口。瞽叟与象见舜在深井之中便埋土填井,想置舜于死地,舜只得从旁口逃出。尽管如此,舜依旧孝顺父亲,关爱兄弟。尧很赏识舜的孝行,后来就将帝位传给了他。舜称帝后,载天子旗,朝见瞽叟,依然恭敬孝顺,而且还封象为诸侯。
    最初舜的孝行图像是瞽叟与象埋土填井这一场景,宁懋石室还有“舜从东家井中出去时”的榜题。但后来不知为何,转而成为舜耕种田地、大象为之犁、百鸟为之播谷这一场面。据《孝子传》载,舜从井中脱逃后,在历山躬耕种谷,天下大旱,民无收者,只有舜种之谷获得丰收,舜就将米粜给饥民,使许多灾民得以度过难关。
    在家能孝亲友弟,出外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舜子之孝,可谓大矣,因此他牢牢占据了二十四孝的首席而从未变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426

回帖

684

积分

举人

积分
68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22: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蔡顺拾桑砖雕,北宋,高19.5cm,宽26cm,厚2.8cm
   砖为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正中上刻“蔡顺”2字。图中右侧一人,头裹巾,巾带飘动,身穿圆领袍,衣上有花纹,腰间束带,足穿长筒靴,左足抬起,右足下垂,坐于石台上,身后立一披甲持刀的护卫。左侧者身穿交领上衣,腰后束系袋子,下穿裤,躬身拱手,作恭谦状,其前有一袋米和两只牛蹄,身后为一盛满桑葚的竹篮。画面背景有山石树木点缀。
    “拾葚供亲”是二十四孝故事之一。蔡顺因家贫无粮可食,拾桑以供母。每次都将拾到的桑葚分成两部分,黑者奉母,白者自食。一次在山中拾桑,路遇赤眉军。赤眉军本想抢劫蔡顺,却为其孝行所感动,遂赠其牛蹄与米。从画面上看,右方高大者当为起义军的首领,左侧恭谦者应是蔡顺。为了表彰孝行,在正统道学家眼里的绿林贼子都成了歌颂的对象,真是孝感天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426

回帖

684

积分

举人

积分
68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22: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娥投江砖雕,北宋,高19cm,宽26cm,厚3cm
    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上刻“曹娥”2字。画面上曹娥长袖掩面,手中拄杖,沿江行走。
    曹娥之父为巫师,因在江涛中迎婆娑神不幸溺水身亡,不见尸骸。14岁的曹娥沿江哭号,昼夜不息,最后投江而死。曹娥死后,县长度尚悲怜其义,为之改葬,命邯郸子礼为之作碑,刻以诔辞,这就是碑帖史上著名的曹娥碑。
    有关曹娥碑,还有一个故事。传说曹操与杨修过曹娥碑下,见碑背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8字,甚是奇怪。其实所谓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此处暗喻“绝妙好辞”4字。杨修顿悟,曹操骑在马上,苦思30里方解其意,不由长叹一声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426

回帖

684

积分

举人

积分
68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22: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陆绩怀橘砖雕,北宋,高19cm,宽26cm,厚3cm
    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上刻“陆绩”2字。画面右侧树下端坐者为袁术,左侧低头躬身者是六龄童陆绩,一颗橘子滚落在地。
    陆绩的故事见于《三国志》。陆绩,字公纪,吴郡人。他6岁的时候,在九江见到袁术。袁术给他橘子吃,他怀揣了3个,在告辞时橘子不慎滚落在地。袁术问他为何怀揣橘子?陆绩回答是想带回家给母亲吃。袁术为一六龄童能有如此举动而大感诧异。陆绩怀橘遗母属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与孔融让梨有些相近,但在儿童中流传更广的孔融却未入二十四孝之中,不知何故。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一定皆以天下为己任,非要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不可,倒常常是在平凡的小事中看出其情趣,见得其真情。陆绩怀橘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426

回帖

684

积分

举人

积分
68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22: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丁兰事木母砖雕,北宋,长20cm,宽26.4cm,厚3cm

    画像砖长方形,内凹凿成壸门状。正中上方刻“丁兰”2字。中央浅浮雕一老妇拱手坐于菱格纹座椅上,前为长方形桌,桌面铺布,桌上摆放水果,中央高足托盘上置一带盖容器。左侧女子缩颈,双手相交于腹部;右侧男子身体前倾,头上罩巾,身穿圆领袍,腰中系带,双手握于胸前。二人小心恭谨地侍奉于左右。
    曹植《灵芝篇》:“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唐徐坚《初学记》卷十七引孙盛《逸人传》讲了丁兰的故事:丁兰自幼失去双亲,长大后便用木头刻出双亲的模样,朝夕供养。邻居张叔的妻子向丁兰妻借东西,丁妻询问木人,见木人有不高兴的样子,就没有同意。张叔喝醉后便来责骂木人,并用手杖敲木人的头。丁兰回来后,看见木人不高兴,就问妻子原委,得知大怒,提剑便杀了张叔。官吏前来缉捕,丁兰欲逃走,临行见木人为之落泪。郡县官吏得知后,夸奖丁兰的至孝以令神明感动,为之画像进行宣扬。
    丁兰刻木事亲图像,目前所知最早者为东汉晚期山东嘉祥武梁祠石室画像,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的宁懋石室线刻中也有发现,形象或为母亲,或为父亲,也有刻划双亲的,至北宋基本定型为母亲形象,此砖雕可为一例。丁兰刻木为严亲,以了思亲之情,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若真把木人当作活人,为之闹出人命,却不免迂腐,而后人不察,又编出种种神异故事,就未免显得荒诞不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雅唐艺术网

GMT+8, 2024-3-28 22: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