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弹琴的姿势 (一)琴的放置 古时琴家将琴头右尾左置于膝上弹奏。宋朝以后,琴桌已普遍使用。现今一般来说,也是运用琴桌弹琴。将琴放置于琴桌之上时,应放置在靠琴者一侧,琴今在右,琴尾在左。琴轸应放置在桌外。琴的头颈部底板和两个雁足与桌面接触。在琴与桌的接触处,应垫有琴垫(琴荐)。如果是右侧开槽的大琴桌,则应将琴轸放于槽中。 (二)弹琴的姿势 弹琴姿势是有讲究的。一般弹琴时,琴者的身体应离琴约半尺左右,最远一般不超过一尺,胸口应正对五徽,或正对四徽与五徽之间。琴者在弹奏时,身体应正直,不可弯腰或偏斜身体。肩要平,不可耸肩。男士弹琴时,一般应双膝分开,双脚自然平放在地面上。女士弹琴时,两膝和双脚可以自然并拢。 二、右手常用指法 (一)基本指法 弹琴时,应双手配合弹奏,左右手各有分工。右手主要用以弹弦。弹弦时,可运用大指、食指、中指、名指(无名指),不用小指(禁指)。右手弹弦时,要求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 右手弹弦时,若向外弹(从身体一侧弹向琴徽一侧),称为弹“出”。若向内弹(从琴徽一侧弹向身体侧),称为弹“入”。 右手的指法,常用的约有三十余种。其中最基本的指法有八种,分别为:托、擘、挑、抹、剔、勾、摘、打。 (1)托 ( 右手大指向外弹出为托。 (2)擘 ( 右手大指向内弹入为擘。 (3)挑 ( 右手食指向外弹出为挑。 (4)抹 ( 右手食指向内弹入为抹。 (5)剔 ( 右手中指向外弹出为剔。 (6)勾 ( 右手中指向内弹入为勾。 (7)摘 ( 右手名指向外弹出为摘。 (8)打 ( 右手名指向内弹入为打。 (二)其他常用指法 右手的八种基本指法,相互组合为用,则形成了右手的其他指法。 (1)抹挑 ( 右手在同一弦上先抹后挑。 (2)勾剔 ( 右手在同一弦上先勾后剔。 (3)历 ( 右手由内向外连挑数弦。 (4)如一 ( 右手同时剔相邻按音和散音同音的两弦,同出一声。 (5)双弹 ( 右手在一按一散两弦上,由内向外先剔后挑。 (6)抹勾 ( 右手在同一弦上先抹后勾。 (7)圆搂 ( 右手两根弦上,用抹与勾同时各弹一弦。 (8)全扶 ( 右手用食、中指同两弦上,先连抹再连勾。 (9)轮 ( 右手在同一弦上,摘、剔、挑依次弹出,连得三声。 (10)半轮 ( 右手在同一弦上,剔、挑依次弹出,连得二声。 (11)背锁 ( 右手在同一弦上,剔、抹、挑依次弹出。 (12)短锁 ( 右手在同一弦上,先抹、勾两声,再接背锁。 (13)长锁 ( 右手在同一弦上,先抹、挑两声,再接短锁。 (14)打圆 ( 右手在两根弦上,一挑一勾,少息再快速挑、勾、挑,再勾,再挑,共得七声。 (15)滚 ( 右手名指自某弦连续摘至某弦。 (16)拂 ( 右手食指自某弦连续抹至某弦。 (17)拨 ( 右手食、中、名指微曲并拢,在一按一散两根弦上,用腕力作斜势向左内拂弦,同得一声。 (18)剌 ( 右手食、中、名指微曲并拢,在一按一散两弦上,用腕力作斜势向右外弹出,同得一声。 (19)拨剌 ( 右手先拨后剌。 (20)撮 ( 右手食指挑一弦,同时中指勾一弦,称为“小撮”。右手大指托一弦,同时中指勾一弦,称为“大撮”。 (21)反撮 ( 右手大指擘一弦,同时中指剔一弦。 (22)索铃 ( 左轻点哪一弦,右手就挑哪一弦,自内向外连续挑出。 (23)叠 ( 右手在一根弦上,快速抹勾。 三、左手常用指法 (一)基本指法 弹琴时,应双手配合弹奏,左右手各有分工。左手主要用于按弦。古琴的表现力极强。而要把古琴的表现力良好地发挥出来,主要要看左手的功夫。 左手按弦可用大指、食指、中指、名指(无名指),不用小指(禁指)。在琴谱中,用指按弦用“大”表示;用食指按弦用“亻”表示;用中指按弦用“中”表示;用名指按弦用“夕”表示。按弦时,要求平正坚实,取音要准确,还要灵活生动,才能发挥琴韵之妙处。 大指按弦要求半甲半肉,以肉按弦亦可,但不可以纯指甲按弦。其余三指,一般均以指尖按弦。 左手除一般的按弦外,其最主要的指法有四种,即:绰、注、吟、猱。 (1)绰 ( 左手按应取音位下方少许,弹弦后迅速上至应取音位,在应取音位处得音。 (2)注 ( 左手按应取音位上方少许,弹弦后迅速下至应取音位,在应取音位处得音。 (3)吟 ( 按弹得音后,左手按在音位处左右往,动荡有声。 (4)猱 ( 按弹得音后,左手在音位一侧左右往来动荡,幅度较吟更大。 (二)其他常用指法 古琴的指法非常丰富。左手指法除最主要的绰、注、吟、猱外,较常用的还有以下诸种。 (1)上 ( 按弹得音后,左手不离弦带音向上走。 (2)下 ( 按弹得音后,左手不离弦带音向下走。 (3)进复 ( 按弹得音后,左手不离弦带音向上走一位为进,再回到原位为复。 (4)退复 ( 按弹得音后,左手不离弦带音向下走一位为退,再回到原位为复。 (5)往来 ( 按弹得音后,左手不离弦带音退一位,再回原位,再退一位,再回原位,再退一位。 (6)淌 ( 近似于下,但较慢。 (7)分开 ( 按弹得音后,左手带音进一位,再回原位,同时再弹一声。 (8)落指吟 ( 左手按弦即吟。 (9)长吟 ( 长久的吟。 (10)细吟 ( 细微的吟。 (11)急吟 ( 紧切的吟。 (12)缓吟 ( 缓慢的吟。 (13)双吟 ( 同一弦上弹两声,二俱用吟。 (14)定吟 ( 左指不离音位,唯指节运动的吟。 (15)缓猱 ( 缓和的猱。 (16)急猱 ( 急切的猱。 (17)落指猱 ( 按弦即猱。 (18)撞 ( 接弹得音后,左手带音向上急撞一位,再复原位。 (19)双撞 ( 连撞两次。 (20)反撞 ( 向下方反撞。 (21)逗 ( 趁右手弹弦时,左手带音向上走一位。 (22)浒 ( 按弹得音后少息,左手带音向上走。 (23)罨 ( 右手不弹,以左手手指按弦得音。 (24)掐 ( 右手不弹,以左手名指(或中指)按音位,大指抓弦得音。 (25)虚罨 ( 弹弦后罨称为罨。未弹弦而直接罨称为虚罨。 (26)拖 ( 掐出音后,名指(或中指)带音向上走一位。 (27)抓起 ( 左手大指将弦带起得音。 (28)带起 ( 左手名指将弦带起得音。 (29)推出 ( 左手中指将弦推出得音。 (30)虚按 ( 弹得散音后,左手手指轻点弦上,遏止余音。 (31)对起 ( 左手大指注至音位弹弦得音,名指再绰至音位弹弦得音。 (32)唤 ( 左手逗上,又急速退回。 (33)放合 ( 左手按位放出弦得音称为放,乘放时急按次弦音位,右手弹弦得音。 四、双手配合运用的常用指法 (一)泛音的弹法 泛音的弹法是,左手手指轻点琴弦,要正对徽位,一着即起,右手同时弹弦。在琴谱中用“ 琴曲的开头和结尾处,多用泛音。在琴谱中,泛音起始处标“泛起”,用“ (二)双手配合运用的常用指法 (1)伏 ( 多用在一、二弦上。乘右手剌出时,迅速用左手盖伏在弦上,遏止余音。 (2)掐撮三声 ( 左手一掐一罨,右手跟上撮,左手再一掐一罨一掐一罨,右手再跟上一撮。 (3)拨剌三声 ( 与掐撮三声相似,唯将右手的第一个撮改为拨,将右手的第二个撮改为剌。 (4)掐拂历四声 ( 左手一掐,右手一拂,左手再一掐,右手再一历,左再掐两次,右手再一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