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国学修养与书法

时间:2016-11-11 15:22:13 来源:网络 点击:0

读书写诗存书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因为身体原因,现在很少出门,读书也比以前少。源头活水少了,会影响到创作。今天带来一首诗,反映了我现在的状态。这首诗是《闲吟》:坐井天庭远,观书雨露滋。三餐唯嗜粥,一念不忘诗。搜索枯肠涩,重温旧梦丝。闲来耽异想,随处启新知。有一次吃饭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其中两句“三餐唯嗜粥,一念不忘诗”。我现在喜欢喝粥,对于老年人来说,喝粥是养生的妙法。南宋诗人陆游认为食粥可以延年益寿。他写过著名的《食粥》诗:“只将食粥致神仙”。在他的《剑南诗稿》中,还有其他很多食粥养生的诗句。这两句诗出来后,觉得似乎是律诗的联句,又写了首联“坐井天庭远,观书雨露滋”,现在我仿佛生活在井底,眼界受限,在家里干什么?读点书吧。四句写完,像是一首绝句,但意犹未尽。赵朴初先生有一方闲章“无尽意”本出佛教语言。他给我写信的时候,用的信纸上面也有三个字“无尽意”。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云:“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此处我说的“意犹未尽”是说我的诗句意还未尽,后来又加上四句:“搜索枯肠涩,重温旧梦丝。闲来耽异想,随处启新知”。

沈鹏 著名书法家、评论家、诗人。江苏江阴人,1931年出生。幼习诗、书、画。书法精行草,兼长隶、楷等书体。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华诗词协会名誉会长,中央文史馆员等,出版书法、诗词、评论等著作40余种。诗词创作1000余首。主编并参与编辑的书刊500种以上。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日常生活,虽然离不开饮食起居,但随时要有艺术的感觉,这一点很重要。古代大书家认为,在非创作的时候也要存有“书意”。再努力的人也不能一天24小时不停地写。但“书意”要存在平时的意念中,就像战士一样要有随时打仗的准备。写诗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判断书法写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凭直觉。凭借对汉字这种特定物质形态构成的形式美的理解。书法家大多喜爱写诗,因为诗有音乐美,一件书法作品包含了中国汉字形、音、意三个方面的美。世代相传,形成我们民族的审美观念,审美传统。

虽然我现在系统读书少了,但是还有学习的意识。比如说写诗或者写哪怕是很短的文章,里面有一些引用的词语、典故,记不很准,就把原书找出来,最低限度也要查字典、工具书。这也是学习。读书随时都在,思考也是随时都在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要读也要思考。

无为有为互为补

现在全社会提倡讲知识,讲文化,要提高人的素养。但人们提的比较多的是知识,很少有人去追究人本身的价值,去思考人文主义。人的本性没有善的一面行吗?反过来说人难道只有善的一面没有恶的一面吗?中国传统的学说里,就有人性善、人性恶两派。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是善的,但是为什么后来恶了呢?“性相近,习相远”就是后来受外在习染,离原来的本性就远了,恶的一面就产生了。荀子认为人性恶。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他看来人的性善的一面是虚伪的。这个“伪”字的意思就是“人为”,从六书造字来说,“人为”为“伪”,属于会意字。在这点上,荀子跟孔孟是唱反调的。但是荀子并不是光讲人性恶,他还提出以“师化之法,礼义之道”来规范人的行为,以达到善的目的。而战国时期杨朱主张“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个人自私到头了。也有学者认为以这句话概括杨朱学说,不合其原意。杨朱的意思是每个人只管把自己处理好就好了,天下太平无事了。《列子·杨朱篇》所谓“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杨朱的这种思想,与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也有相通的地方。个人主义常被某些人认为带有贬义,认为个人主义就是自私自利,这实际上混淆了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就是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同样,道家思想也有强调自由的一面。老子主张“无为”,不要有所为,“愚”不是一个坏事,大智若愚。百姓会自己来做主的,老百姓不要圣人做主来控制。“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的这种“无为”的理念,在汉代初年得到了实施,“无为而治”“休养生息”,造成了“文景之治”的局面。老子的这种理念,被西方经济学大师哈耶克称道,在哈耶克看来,政府的不干预和经济自由,是繁荣发展的保障。《庄子》有寓言“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这段话与老子的“无为”一致。

沈鹏书法作品

路遇图 沈鹏

儒家思想历来主张“入世”“有为”,而“无为”又何尝不可以互补?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他们都有重视“人”的一面。孔子对普通的老百姓,对民也有肯定的一面。《论语》里提到君子有100多处,他说的君子有一部分指的是社会地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人才叫君子,但是绝大多数提到君子是指的有修养有道德的人。提到小人有20多处,有时候是指社会地位,社会上地位低的人叫小人,这样的情况在《论语》里只有4次,有20次说的小人是人品不端。所以,在孔子眼里,显然君子和小人真正的区别在于道德修养和人品上的差异。而孔子所认为的君子的道德与修养,包含着独立人格、责任意识、入世意识等多方面。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反对巧言令色的伪君子,反对四面讨好、八面玲珑的老好人“乡愿”,说:“乡愿,德之贼也。”孔子理想中的人格状态是“中道而行”,可是他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者”敢说敢做;狷者不随大流,独善其身。“狂狷精神”实际上就是个人意志的独立与自由。孟子则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他的这种“舍生取义”“浩然正气”是历代仁人志士不畏强权、追求真理的精神指引。孟子还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把“民”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孟子的这种思想到了明末清初之际的黄宗羲那里,演变成对“君权”和专制主义强烈的批判,并提出以“学校”分君主之权,以学校为议政机关,通过教育手段改变社会风气、实行民主政治。庄子也强调人格精神的独立,“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总而言之,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不论无为还是有为,不同程度上都注重个人的人格独立、注重以人为本的精神。哪怕各有时代的局限性,我想应当纳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人文思想需提升

书法当然也属于国学的一个门类,但问题不止于此。重要的问题是书法怎样影响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人的审美意识。

国学本质上就是“国故之学”,研究中国古代固有的学术文化,章太炎的著作以“国故论衡”命名。对于国学研究的范围,古人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马一浮提出了“六艺之学”的概念,“一切学术该摄于六艺,凡诸子、史部、文学研究皆以诸经统之”。研究国学的范围是一方面,吸取国学的精华是另一方面,而后者显然更加重要。诸子百家各有精粹,不要只看到儒家。孔子授徒,传授“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道德及礼仪;“乐”,音乐,补“礼”之不足,跟政治有关,也与道德修养相关。“射”,射箭;“御”,驾驶;“书”,认字,后人解释与书写、书法相通;“数”,算术。孔子的教学是很全面的,有文、理、德、智、体、劳、美全面的发展。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局限于知识层面,要提倡人文思想。即便是封建思想占着统治地位的时候,人文思想仍然是以特定形态存在的,而且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下面念一段《论语》里面的话:“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段话对我们今天很有现实意义。我们现在人口13亿有余,比起以前要富得多了,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其中人的因素第一。生产关系,反过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但归根结底还是要“教之”,要重视教育、教化。当然,我们现在说的“教”和那个时候的“教”的内涵和做法还是有区别的。我们缺少自下而上的启蒙运动,“五四”时期的“德先生”和“赛先生”还要请。“教”也应该从人文思想来教。孔子和孟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都包含人文观念。他们到处游说也是一种教育。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我不是喜欢辩,我是不得已,我为了要说明我的观念,要教化那些王者,要说服他们不要战争,不要见利忘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两段话,语言都非常美、有节奏,可以说这是诗的语言。正如一首词,包含上下两片。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都是儒家思想里的精华部分,在我看来在一定条件下也与人文思想相通。荀子说人性恶,但是荀子又说“涂之人可以为禹”,禹指的是德行高尚的人。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个“尧舜”也是指他们的德行。孔孟主张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最后在教育这点上的认识是相同的。

现在我们的教育缺少什么?我认为不可忽视人文思想。尊重人,尊重个人人格的独立性,尊重人的创造意识。要教人懂得爱。人文思想对于书法有直接的关系。人文修养关系到美育,提高艺术欣赏水平。人的一生都要受教育。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长远来看,教育是根本。

我在国家画院的书法研修班提出了教学十六字方针:“弘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原创离不开继承,否则原创失去根基。个性不脱离共性,离开了书法形式美的共性,也就谈不上真正的个性。要尊重并且善于开发自己的创造意识,还要尊重别人的个性创造。

当代书法人文精神不足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创作者与观赏者、研究者独立人格的欠缺。在各类书法展览中,不乏揣摩评委喜好或追逐某种时风的现象。坚持独立思考的,相对较少。前面说到,无论是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都非常重视独立人格的养成。有独立的人格,才会有独立的艺术。回顾艺术史,大凡在艺术上有巨大创造,影响艺术史发展的大家,大都是特立独行之士。对当代书坛而言,我们尤其要注意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即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同时,要尊重艺术个性,尊重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呼唤原创精神,树立包容、自由、多元的学术风气。

读书游历打基础

我们要从生活当中去发现美,生活当中的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中国书法也体现了天地造化的精神。传为东汉蔡邕的《九势》中说“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古人论书,每以自然物象为喻。《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文字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先民仰观天地、俯察万物的结果。学习书法,不仅要师法古人,还要师法造化,要善于在大自然中发现美,“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参赞天地化育。

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它的形式美建立在几千年汉字的特殊形式基础上,线条在运动中构成活泼的生命。《九势》里还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这里的“形”,包括了天地万物及人的本身。以后的研究者都离不开这个大范围。直到康有为,简捷地表明:“盖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势”是动态,进一步有了“意”,即意味、意蕴,“意”扩大了空间、时间,没有穷尽。中国书法艺术积淀了自身的审美意味,它是作者与接受者共同的创造。

我们应该以更加包容与开放的心态面对传统,面对古人、今人、世界,要善于吸收古今中外所有有益文化艺术滋养,同时还要善于在生活里发现美。讲书法,生活里面很多东西都可以对我们有启发。远不止停留在“永”字八法。古人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就可以启发书法的“笔法”、“笔势”、“笔意”。公主是瘦弱的,柔的,贩夫呢,推车,在一个狭窄的地方碰上了,互相碰撞礼让,你要走这个路,他要走那个路,这也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用在书法里面,体现为宽窄、松紧、重轻、虚实、疾涩各种概念等等。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论张旭草书:“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无论从创作与理论哪个角度看问题,书法与天地造化以及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都有广泛的联系。古人论书“万岁枯藤”“千里阵云”“惊蛇入草”“飞鸟入林”这些都是在自然中妙悟笔法的例子。此外书法的节奏与韵律,也与音乐相通,包括舞蹈,杜甫说“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一个书法家的成长,要重视对经典法帖碑刻的学习,还要重视在“字外功夫”上参悟,要“书内书外,艺道并进”。读书与游历,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功课。

明代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现代黄宾虹说“凡病可医,唯俗病难医。医治有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扩,俗病可去也”。知识学问的来源无外乎读书、行路。读书与行路,不仅有增进知识的作用,更有变化气质、医俗的意义。这里说的读书和行路,不是一般的“读”书,也不是一般的“行”路。齐白石老年时“五出五归”,游历大江南北,饱览名山大川,就是深入生活、师法造化,开拓了眼界和心胸,对其“衰年变法”有重大意义。林散之晚年在其《书法选集·自序》中回忆远游的经历:“行越七省,跋涉一万八千余里,道路梗塞,风雨艰难,亦云苦矣”,然而苦则苦,此行得“画稿八百余幅、诗二百余首”,对其眼界胸襟的拓展,其意义更是无法计量。今人出行,都是借助飞机、火车这些现代交通工具,与古人那种长途艰难跋涉,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以新的审美眼光面对新事物,开拓新思想,运用新语言。读书与游历,是有机统一的。我们不要把“行万里路”当作浮光掠影一般的游览,要深入了解社会,体验大众生活,由此化为自己的气质。艺术源于生活这个道理,各门艺术有共性,也有特殊性。

我们要研究书法本身特殊的规律,要懂得天地万物、自然界、社会界,一直到人本身,都可以启发我们在艺术上的想象力。苏东坡在黄州赤壁流放了四年,其间写出了《赤壁赋》,写出了《黄州寒食帖》,还画出了《枯木竹石图》。人生经历是非常宝贵的财富,要善于体验人生的各种生活,观察社会的不同面貌,还要如黄庭坚“得江山之助”。于此,科学与艺术同理。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书法形式即内容

书法的本体究竟是什么?这种讨论与思考是必要的。对事物本体的界定,对本体的追问,是接近事物真相的必由之径,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最常见的,日常遇到无数次的东西,加以解剖,从十分复杂的各种关系中得出单纯的结论。我年轻时读了《资本论》里面的商品一章,以及长篇的绪论。许多地方不懂,但那种严格的逻辑思维,大前提小前提,一步接着一步推论,逻辑的铁链,令人震撼,深感兴趣。对书法本体的思考,也离不开逻辑思辨。我认为书法是纯形式的,它的形式即内容。把书写的诗文等等与“书法艺术”当作统一体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常见的误解。我有时索性把书写的诗词文赋称为“素材”。书法的“书体”不与“字体”同义。书法的历史,本质是书法风格发展史。按照事物本来面目进行辩证的探讨,才能使我们的认识逐渐接近真理,而在这里,概念的清晰与逻辑思辨十分重要。

我们没有经历文艺复兴,我们缺少那个时代提倡的人的觉醒,回到人的尊严,让哲学、科学从中世纪的神学下面解脱出来。自由、民主到了五四运动的时候得到发扬。五四运动是伟大的。但是没有能够持续下去。“五四”精神的核心就是“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就是民主和科学。五四运动对于民主的追求有待更深刻的探讨,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启蒙没有完整进行下去。现在时常听到评议“五四”对传统批判“过头”的一面,对国学消极的一面却津津乐道,良莠不分,甚至不加分析地以为只有中国文化才能拯救世界云云。我们不要认为经济有了发展,中国就真正强大了。实际上我们离民主与科学的现代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先前比你阔”的阿Q精神要不得。

艺术家本身素质的提高,比读者更重要。王羲之正因为出于无意,所以才成其伟大。王羲之并不因为“迎合”社会才赢得广泛的爱好,也不因为“张扬”个性而失去共性。艺术的价值判断不决定于商品价格,不决定于一时一地的批评意见,更需要从长远的、超越时空的意义上加以确认。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家都时常有这种孤独寂寞之感,为追逐时髦红火者难以理解。黑格尔说:“不要有什么作风,这才是从古以来唯一的伟大的作风……”苏轼的“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与之相通。

艺术家的作品,要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审美意义才能彰显。但是艺术家不能因此迎合所有的观众。寻求知音也不限于一时一地。黄公望自谓五百年后方有知音,黄宾虹说自己的画五十年后才有人懂。真正的艺术,是寂寞之道,其魅力,往往要在时间长河中才逐渐显现,一时的毁誉,不足凭据。艺术家首先要着眼于自我的提高,自我提高,才能提高别人。在文化艺术上,为什么要说“高峰”可贵?“高峰”体现时空高度,提高一代到几代人。一个文化艺术大师的出现,有个人的努力,还有时代的际遇,大师是应运而生的,既不能“打造”出来,更不能炒作、包装出来。商品经济浪潮对当代艺术形成冲击,其实是人文思想的缺失。虽然书法作品作为一种物质形态可以进入商品交换,但更重要的是书法艺术的本身:它给人以美感,一种特殊的由汉字书写所形成的形式美感。

学习是永恒的主题,学而时习之,学了还要习。随便举一句话:“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到太庙里,太庙是皇帝的家庙,每看见一件事他都要问,这就是学习的态度。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要学的东西很多,学什么,如何学,如何深入下去,什么地方需要一带而过,什么地方需要深入,一切因人而异。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应该从两方面看。什么你都不求甚解,马马虎虎就过去,当然不好。但是什么都去甚解,什么都要刨根问底,你有那样的精力吗?有必要吗?我想,“不求甚解”是否也可以看作一种方法,即在读书时找自己感兴趣的,有用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倘不是认真读书,是做不到的。做一首诗,有一词、一句突然冒出来了,赶快记下来,别忘了。艺术需要灵感,灵感有时候如电光火石,稍纵即逝,尤其对于诗人来说,偶然得句,要记录下来。甚至有的诗人还在梦中得句,如钟嵘《诗品》记载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这一被元好问称之为“万古千秋五字新”的名句,就是得于睡梦之间。灵感得之在瞬间,但积累在平日,前面说的“万卷书、万里路”就是灵感的积累。

学员提问

问:学书法要读点什么专门著作?

答: 可以列出很多,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历代书法论文选》有阅读价值。包括了汉代的赵壹、蔡邕,清末康有为等。孙过庭的《书谱》,议论精辟,词翰并美。希望你们要学习马克思“怀疑一切”的精神。比如《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并非真作,有个别词语有价值。不能因“书圣”之名便顶礼膜拜。欧阳询《三十六法》提到《书谱》一处,宋高宗三处,苏东坡一处,三者全在欧阳询之后,可定为伪托无疑。尤其可笑的是说到一个“褊”,居然称“作欧书者易于作字狭长”。我现在不能给大家开一个书单。可是我们要求真学问,能够把若干经典著作的精神弄明白,化为自身营养,运用到实践中去,就很不容易。还是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篇漫谈,也可以叫“边学边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