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导演和电影理论家简介

时间:2008-07-01 16:05:31 来源:网络 点击:0

法籍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

1996年3月13日,法籍波兰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于巴黎病逝。他的死讯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开,各个角落的电影工作者和影迷同为之一哭。尤其是在他的母国,这条消息占据了大小报刊的头版,波兰电视台决定于次日播放《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和部分《十诫》。电影评论家和制作者举行了悼念活动,追忆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作品。几年后的今天,基耶斯洛夫斯基非但没有被世人遗忘,当年他鲜为人知的作品甚至还打入了流行电影的排行榜。但是,当你避开喧嚣的人群,静静重温《蓝》,《白》,《红》三部曲的时候,也许才会明白,我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位电影大师,更是一个挚友,一位精神上的引领者。

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 年6月27日出生于华沙。1957至1962年间,他在专业学校学习戏剧技巧;而后的四年,就读于由当时的先锋艺术家创立的洛兹电影学校修导演课程,毕业作品是纪录片《来自洛兹城》(From the City of Lodz)。六九年,凭借纪录片《照片》(Photograph),年轻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登上电视舞台,开始了他的纪录片生涯,捕捉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如何在生命中克尽其责地扮演自己”。其间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关于1971年什切青(波兰港市)罢工事件的《工人的七一年》(Workers′71),而另一部纪录片《初恋》(First Love)1974年在克拉科夫举办的国际短片节上夺得金龙奖桂冠。他曾一度在WFD纪录片工作室工作,七四年加入Tor电影制作组。

后来,他对记录片的局限性产生了不满,发现“摄影机越和它的人类目标接近,这个人类目标就好象越会在撮影机前消失”。或许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说,“纪录片先天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限制。在真实生活中,人们不会让你拍到他们的眼泪,他们想哭的时候会把门关上。”于是在拍了十余年纪录片后,他逐渐转向了发挥空间更大的故事片领域。

七五年,他为电视台制作了他的首部故事片《人员》,这也为他赢得了德国曼海姆电影节上的第一个奖项。七六年,他为影院制作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生命的烙印》上映,获得莫斯科电影节大奖,同时奠定了他在波兰电影界“道德焦虑电影”学派灵魂人物的地位。但当他对社会主义事业中个体的存在状态继续深入探讨时,各方面的压力却滚滚而来。如他的下一部片子《盲目的机遇》在八一年11月军事法公布后就惨遭禁映,直至八七年才重见天日。在他最沮丧的时候,碰到了此后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位合作伙伴,政治诉讼律师皮耶斯也维奇(Krzysztof Piesiewicz)。当时基耶斯洛夫斯基正准备拍一部政治审讯的纪录片,便向律师咨询有关上庭的情况,而两人磨合的结果则是《永无休止》的诞生。其实,八八年震惊西欧文化界的电视系列片《十诫》也是在皮耶斯也维奇的建议下拍成的,其意图按他的话来讲就是,“重寻被共产主义理论破坏的基本价值”。九十年代他们共同编写了《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以及“蓝、白、红”三部曲。可是在拍完了耗神的三部曲后,基耶斯洛夫斯基有意打算修生养息一段时间,“只想静静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抽自己想抽的烟”。基耶斯洛夫斯基去世前的两年内,大量有关他意欲放弃电影工作的传言不胫而走,但在最近的采访中,皮耶斯也维奇披露,就在基氏接受治疗期间,两人还在探讨下一个拍摄计划--暂名为“地狱,炼狱,天堂”的三部曲。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波兰电影工作者协会的会员,1979至1981年担任副主席。同时他也是欧洲电影研究会的成员。他的一生都是在对电影的思索与实践中度过的;而在其五十五年的短暂人生里,电影也的确为他赢得了无尽的荣誉。世界各地电影节的领奖台上,频频闪现他消瘦的身影,像1974,1975,1977,和1979的克拉科夫;1975年的曼汉;1975,1976,1979,和1988年的格但斯克;1979年的莫斯科;1988和1991年的戛纳;1989和1993年的威尼斯;1980和1994年的柏林;1988年的圣塞巴斯蒂安;1980年的芝加哥;1979年的里昂;1988年的圣保罗等等。

优秀的导演有很多种,有些如特吕弗以细腻深入地刻画人物见长,法国自由浪漫的气息洋溢于片中;有些则如库布里克擅长编织瑰丽诡秘的奇异世界,让观众在虚幻与真实之间留而忘返。相较之下,基耶斯洛夫斯基并不是一个编故事的好手,他的大多数作品没有紧凑的情节,以娱乐为目的的观众面对他的影片肯定会失望已极,甚至昏昏欲睡。而打造动人的故事赢得观众也从来不是基氏的兴趣所在,他所关注并终生探讨的是个体的精神世界。可以说,他更接近于运用电影语言讲述个人存在状态的哲人,因而被哲学家刘小枫称为“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

一件令众多影迷困惑且失望的事是,当被问及是否喜欢电影时,基耶斯洛夫斯基竟面无表情地回答说,“不。”但也许,这正是他与其他导演的不同之处,电影于他只是一种工具或方式,用以进行对人的思考和研究。基耶斯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他宁可看书而不去电影院。生活和文学是他创作的重要灵感,在被问到关于对他的影响这个问题时,他举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托马斯· 曼、卡夫卡和加缪四人的名字。

尽管自《十诫》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名字已越入世界级大导演的行列,但他仍认为自己是个 “朴素的、地方性的”导演。早年他对政治和政治大背景下人们的生存情况十分敏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与法国的电影界的合作,政治这一概念被逐渐淡化,代之以自由个体在所谓自由生活中的困惑与挣扎。总体来说,他的创作是从尖锐滑向温情,《永无休止》女主人公的自杀令人悲愤而窒息,到了《红》里,当约瑟夫和瓦伦蒂娜的手隔着车窗重叠在一起,我们只有为这对终生错过的爱人超越了时空而伤感地欣慰。

这位被誉为“当代欧洲最具独创性、最有才华和最无所顾忌的”电影大师,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在电影之路上一帆风顺;相反,他在报考华沙电影学校的过程中不断失败,而我们也险些在毫无知觉中,与这位天才失之交臂。但是毕竟,他留下了这些闪亮的电影作品,每当我们重温,便仿佛得以与他重聚。因此可以知道,生命虽则短暂,但却可以不休。

基耶斯洛夫斯基创作年表

1975  《人员》(Personnel)

1976  《生命的烙印》(The Scar)

1979  《影迷》Camera Buff

1982  《机遇之歌》(Blind Chance)

1984  《永无休止》(No End)

1988  《十诫》(The Decalogue)

1991  《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两生花)(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1993  《蓝》(Blue)

1993  《白》(White)

1994  《红》(Red)

(作者:跳舞de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