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MR.Lo

老北京的吆喝

[复制链接]

9

主题

175

回帖

213

积分

知府

积分
2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18: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糕:供佛的哩哎
吆喝】供佛的哩哎 太阳糕哇哎
  【解说】相传太阳糕的名字由慈禧太后钦定。早年清代宫门口外有一家专做年糕的小店,那年糕上都打着小鸡红戳,生意非常好。一日慈禧太后想吃,逢巧送糕进宫那天,恰逢二月初一“太阳节”。太阳节是祭祀太阳神的日子,老佛爷见糕上朱红的金鸡非常高兴:鸡神引颈长鸣,太阳东升,真是吉祥!遂将糕点命名为太阳糕。自此,京城百姓在这一天,家家户户均要买“太阳糕”来作为供品,码放于盘中置于供桌中央,以此来报答太阳神的恩泽。
  北京的糕点铺元宵节后便开始制作太阳糕;一些小贩亦自制太阳糕,提前两三天开始出售,于是“供佛的太阳糕啊”叫卖声随处可闻。家庭主妇们一听到这声音,即使手头拮据也总要买几块应个景儿。
  【制作】江米做成,小四方块,上面有红戳子。
  【附注】广渠门(又叫沙窝门或沙货门)南有太阳宫庙,卖太阳糕。
黄花鱼:新鲜的哩
【吆喝】新鲜的哩 黄花鱼呀哎
  【解说】三月底黄花鱼集中上市。四月槐树开花、打雷之后,黄花鱼就沉底了不好打捞,价钱也就会越来越贵。小贩们当然不会错过这倒卖黄花鱼的机会。很多人家都喜欢在这个季节买黄花鱼来尝鲜,裹上薄薄的面粉油炸,非常美味。

蹭油的:蹭油的呀
【吆喝】蹭啊 蹭啊 蹭啊 蹭油的呀 蹭癣的 掉掉 呸呸
  蹭啊 蹭啊 蹭啊 蹭油的耶
  瞧 掉了吧
  【解说】旧时的北京南城天桥一带,汇聚了许多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和工匠,有个专门给人蹭油的和蹭癣的买卖人就是“天桥八大怪”之一。此人原名叫周绍棠,外号“崔八儿”。他独出心裁自制了一种蹭油的药和治癣的药,每天在天桥摆设浮摊,专卖这两种药。他不是坐等,而是口里不住地吆喝吸引人围观。若看见有人衣服上有油渍,他会拉过来边说边蹭,“给你蹭蹭就掉啦。”如果有谁长了癣,他马上用一块蹭癣的药蹭涂几下,药到病除,价钱又便宜,大伙都纷纷购买。在当时干他这行业的只此一家,老北京都知道天桥有这蹭油的。
  【附注】臧鸿老人年幼时逛天桥,尤其喜欢听这蹭油的崔辈儿吆喝。这崔辈儿小矮个,尖下巴,煽风脑袋,长相很有特点,给人印象特别深。臧鸿老人学的就是这个怪人。

咸螺蛳:真正儿五香的  
【吆喝】买点熟咸螺蛳吧 真正儿五香的
  大人吃了清眼的 小孩儿吃了磨肌的”
  【解说】老北京喜欢吃咸螺蛳。做小买卖的把螺蛳从河里捞上来,放点盐、花椒、大料,煮熟了趁热卖。小市民的一种收入。
  【附注】沙窝门外燕窝铜老太太卖的咸螺蛳在当时很有名.

茶歌:多喝多修福
【解说】京郊的妙峰山,供奉道、佛、儒、民间俗神等各路尊神,山顶有始建于明朝的“娘娘庙”, 供奉碧霞元真,掌管生儿养女,明清以来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300多年来,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八,都有几百档民间花会汇聚妙峰山,成千上万的香客上山朝圣进香,施粥布茶,形成了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朝圣庙会。
  赶庙会的路上,有专门给进香的人施茶的茶会,不收钱,善男信女们走累了、口渴了,施茶的人会一边大声唱着吉利词儿一边给他们盛茶水喝,路人喝的越多他就越高兴。除了舍茶还有舍粥,舍馒头,舍盐豆、青豆、黄豆等小吃食。
  【吆喝】喝茶你们自己个儿的取来嗨哎 管了盛儿不管送
  茶儿来哎
  【吆喝】上山为的是增福延寿 来嗨哎
  下山要保平安
  茶儿来哎
  多喝多修福
  【吆喝】一碗茶就朝向了顶哎 两碗就带着福呼儿还家来哎

江米小枣粽子:好大粽子咧哎
【吆喝】江米小枣儿 好大粽子咧哎
  【解说】吃粽子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端午节和夏初时节,北京大街小巷里都经常听到“江米小枣,好大的粽子”的吆喝声。有的小贩背着椭圆形的木筐,木筐深一尺多,长一尺七、八寸,桶里放上百八十个粽子,上边放冰镇着。还有的推着小车叫卖,车上装着浅木盆,有的放冰块,冰上铺着布,镇着粽子,还备有当场给食客用的小瓷碟和小铜*子。
  【制法】鲜苇叶用开水煮过,叠成中心为圆锥形的斗,放入泡好的糯米和小枣、豆沙、白糖等不同的馅料,将斗口包严,用马莲草捆紧,之后放凉水锅用旺火煮熟。

拔火罐:拔火的罐儿啊

【吆喝】拴笸箩簸箕 拔火的罐儿啊
  【解说】这个拔火罐不是治风湿病的物件,而是烧炉子用的。过去北京人家烧煤球炉子,会冒烟,或火不旺,放一个拔火罐往火上一蹲,一会儿火苗就会上来了。拔火罐多是沙子铸的,烧时间长了就酥了,到春节,如果这东西不好用、或用着用着碎了,住家会觉得心里不舒服。所以腊月二十几卖拔火罐的就来了,住家也会买个新的过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我就是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75

回帖

213

积分

知府

积分
2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18: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卖报纸:瞧瞧当天的新闻

【吆喝】华北日报 商业日报 新民报 买张报瞧嘿
  瞧瞧当天的新闻
  买张报瞧嘿
  哎 老爷儿们您来一张
  【解说】报童们天不亮就去报社趸报纸,然后到处叫卖,专往人多的地方去。卖完报纸后把本钱归到报社,剩下的钱拿去买点杂面、腌萝卜和酱油、醋等度日。
  也有比较固定的报摊,卖报的会时不时的以吆喝来吸引路人注意。吆喝内容非常丰富,也经常变化,除了报出报纸的大名之外,当天头条或某些吊人胃口的新闻,他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给报出来,总之是让听到的人掏钱买报就成了。

磨剪子、磨刀:戗菜刀喂
【吆喝】磨剪子嘞 戗菜刀喂
  【解说】一听到“镇金闺”的声音,人们都知道磨刀、磨剪子的来了。“镇金闺”是干这行的特有的吆喝物件,由五块铁板串成,代表金、木、水、火、土。剪子、刀这些家用器具,每户人家都会用相当长的时间,用钝了生锈了,就让这些人在家门口用专门的工具戗磨锋利

梳头油、雪花膏
【吆喝】梳头油 雪花膏 粘刨花
  连卖老太太的裤腰带
  哎 针儿嘞线儿嘞
  【解说】过去,女人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有两个小孩的女人,婆婆是不准她当街站的。女人用的针头线脑、梳妆打扮、首饰一类的,也是由挑挑儿的卖,或者是老太太推个小车卖。听到吆喝,女人才会出门挑上几样用得着的东西。
  为了使头发服帖,旧时的妇女会在梳头时把头油用木梳子抹在头发上,看起来油光水滑、整洁漂亮。粘刨花与梳头油有相同功效,它是榆树的榆刨花弄成一打,泡在碗里三五天,然后梳头用。雪花膏是一种护肤品,在三四十年代,一种叫雅霜的护肤品在中国成规模的生产,由于它气味芬芳,白如雪花,被俗称为雪花膏,深受女性喜爱,有整瓶卖的,也有分装的。

酱豆腐、臭豆腐
【吆喝】臭豆腐 酱豆腐哎
  臭豆腐饶香油啊 酱豆腐蘸窝头
  【解说】北京的酱菜中,以王致和的臭豆腐最有名。据说在清朝康熙年间,安徽举子王致和来京应考名落孙山,只好做豆腐卖,等待来连再考。一次豆腐卖不出去,又时值夏季,眼看就要坏掉。他试着把豆腐切成小快,放上调料,然后封在坛子里。过了几个月打开这坛豆腐,已经变色,臭气熏人,但味道很香。于是他索性开了家“南酱园”,专做这生意。到了清末,王致和的臭豆腐还成了慈禧太后的御膳珍品。
  走街串巷做这种小买卖的,多是卖自家腌制的酱菜,买的人图价钱便宜,味道也不赖,还不用跑路去酱菜园,方便,因此生意也不错。买卖人通常挎着筐,筐里放两个罐子,一罐盛五十块酱豆腐,另一罐盛二百块臭豆腐。买臭豆腐的人多,那时买酱豆腐只为涮羊肉,而吃得起涮羊肉的富人家毕竟是少数。会做买卖的卖臭豆腐还饶上点儿香油,以招揽顾客。
酱豆腐、臭豆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我就是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75

回帖

213

积分

知府

积分
2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18: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面火烧:粘的咧哎  
【吆喝】哎黄面火烧刚得哎”
  哎 粘的咧哎
  黄面火烧 刚得耶哎
  【制法】火烧的一种,由黄米面制成,里面裹豆沙馅
锢露锅焊洋铁壶:焊洋铁壶哦
【吆喝】焊洋铁壶哦
  【解说】洋铁壶是近代老北京用来烧水的主要器具,用的时间长了出现洇水或漏缝,都要拿去补补再继续用。焊洋铁壶的带着专门的工具,同时也干锢露锅的活儿,他们在路上吆喝,收了坏的锅、壶回去修,隔天把修好的换回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我就是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606

回帖

773

积分

知府

积分
773
发表于 2006-12-5 08: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巧巧巧巧巧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75

回帖

213

积分

知府

积分
2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09: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就是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雅唐艺术网

GMT+8, 2024-5-16 02: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