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雅唐艺术论坛 首页 书法 书法史 查看内容

中国书法史话(宋)

2008-5-25 00:15| 发布者: 李艺| 查看: 746| 评论: 0

摘要:        宋、金、元——书法艺术的抒情写意倾向更加鲜明   一、宋   各体书法发展到唐代,篆书和隶书已经变得程式很强而缺乏必要的生气,渐渐趋向衰弱,因此,大多数书法家把注意力转向了楷书和行草。楷书在唐代得 到了充分发

宋、金、元——书法艺术的抒情写意倾向更加鲜明

一、宋

各体书法发展到唐代,篆书和隶书已经变得程式很强而缺乏必要的生气,渐渐趋向衰弱,因此,大多数书法家把注意力转向了楷书和行草。楷书在唐代得 到了充分发展,形成了欧、虞、褚、薛、颜、柳等各种风格流派,但随着它的完全成熟,楷书也有了一套自己的规矩、模式,建立起了森严法度。继唐代之后,宋代 书法的发展面临了许多新问题。汉字形体已不再剧烈变化,书法家们很难在篆、隶以及楷书中有新的创造和自由表现个性的机会和方法,而行草这种在晋唐时代已显 出勃勃生动力的书体最适于宋代文人。书法家们恨自然地选择了行草书,在丰富的点线变化中传达和抒发自己的情感。宋代书法与其它相比,具有更加鲜明的抒情写 意倾向,后世的人们往往冠之一个“尚意”的时代,经此业区别唐代较为典型的法度森严的“尚法”倾向。尽管,我们“尚法”与“尚意”这样的概括是不够科学和 贴切的,但也一时还不能够找出更好的词语来分别这两个有着明显时代特征的书法总貌。宋代书法家也大多以行草书闻名当时,流传后代。

宋太宗收集古代帝王和著名书法家的墨迹,命令王著编辑刊成了著名的《淳化阁帖》,虽然相传刻贴是开始于五代的南唐,李后主曾选录古人的书法遗 迹,但后世人们还是更多地愿意把北宋淳化年间编成的《淳化阁帖》当成中国古代刻帖的真正开始。《淳化阁帖》共有十卷,其中王羲之父子的作品就占了五卷,可 见宋初的书法是崇尚“二王”的。初唐时期崇尚王羲之,离王羲之的时代不是很远,能够见到较多的真迹。而到了北宋,属于真迹的王羲之墨迹已经少而又少,所以 收集在《阁帖》中的“二王”作品,由于在鉴别真伪时有错误,而且经过了摹勒刻石,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面目,所以宋人学王的成就远远不如唐代。但《阁帖》对于 书法的普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以后《绛帖》、《潭帖》等法帖又根据《阁帖》翻刻,这样离开原作的面目更远了。所以在整个宋代,学帖的书法越来越卑下柔弱。另外宋代的“趋时贵书”的陋习也影响和限制了书法的发展。

总的来说,宋代书法不如唐代繁荣,但它也产生了不少成就卓著的书法大家,正是在他们的努力倡导下,给宋代书法带来了一股新鲜血液。这一时期杰出 的代表人物就是“北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他们直接以晋唐书法为师,吸取各家长处,并且不论在创作还是在理论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强调书 法的抒情性,写字不必拘泥于横竖点画不必一定遵循古人的用笔方法和规矩法度,重要的是领会晋唐书法佳作中的精神气韵,然后自己写字时应“以意为主”,个人 的性情气质、内心的情绪、情感通过书法自然而率真地表露出来。他们要求书法家要有多方面的学问、修养和崇高的品格,不能避限于书法这一类艺术。他们认为“ 书如其人”,书法创作与一个人的修养、品格是相一致的,学问浅薄、品格低劣的人不会在书法上取得很高的成就,而从他们主张书法“尚意”这一点来说,广博的 学问和高洁的人格无疑会使书法作品中的“意”更加丰富生动。苏、黄、米他们不仅是大书法家,而且是宋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画家。苏轼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 一,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米芾的山水、人物画自成一家。他们为宋代书法开创了一个局面,他们在书法理论方面有很多论述,提 出了精辟的新观点,与创作实践相响应。除了苏轼的《东坡题跋》、米芾的《海岳名言》和《书史》、黄庭坚的《山谷题跋》之外。还有朱长文的《续书断》、董迨 的《广川书跋》、姜夒的《续书谱》、宋徽宗赵佶主编的《宣和书谱》、黄伯思《东观余论》、陈思的《书苑菁华》和《书小史》等众多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另 外,值得一提的是,赵佶对于书法发展革新也做出了贡献,他自创“瘦金体”书法,在历代帝王书法中是非常突出的。

北宋在金石学、文字学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这给当时和后世的书法带来了非常有利的影响,最著名的是欧阳修《集古录》(因为欧阳修号六一居 士,所以又称《六一题跋》)和赵明诚《金石录》等,这两部著作在整理研究历代金文碑版书法的同时,也有力地影响着后世的金石学著作,南宋政权在“靖康之变 ”后续代了北宋政权,艺术并不因此而有很大的改变,南宋书风是北宋书风的继续,但总的说来,南宋书法比北宋逊色,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不多,南宋也有许多大 家:陆游、范成大、朱熹、张即之,但在书法创作和理论上不能和北宋四大家相比,是继承多于创新。

蔡襄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学士,为官清正廉明,与欧阳修、范仲淹是好友。书法学习虞世南、颜 真卿、柳公权以及晋代书法,擅长行草、楷书,与苏轼、黄庭坚、米芾一起被列为“宋四家”。他在宋四家中出生最早。明代盛时泰评价说,蔡襄的书法不同于苏书 的蕴藉、黄书的流丽、米书的峭拔,以浑厚端庄,但与颜体又有所不同,比较妍丽,到了晚期,又显得淳淡闲雅。苏轼、米芾、黄庭坚、欧阳修对他的书法都十分推 崇。另外,蔡襄受“飞白”书体启发,用散笔写草书,追求一种枯墨和浓墨相间、空白和质实相间的效果,人们 称它为“散草”或“飞草”,这也是蔡襄在继承的 同时力求革新的表现。《宋 史·列传》称他:“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由爱之。”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 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他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 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苏东坡说:“君谟天资既高,积学 至深,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得鲁公笔法而修于鲁公书,可为楷则。沈括说他善于“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这说明蔡襄这位稍欠改革精神的书法家还不是泥古不化的,他也在 追求古趣,力创新意。他的代表作有墨迹《暑热帖》、《谢赐御书诗》、《颜真卿自书告身跋》以及刻石《荔枝谱》、《蔡君谟法帖》等,还有书法理论著作《论 书》、《自论飞草书》等。

蔡襄《扈从帖》

《扈从帖》,是蔡襄传世尺牍中最为精彩的一件,约书于皇佑四年(1052年)春,内容为一则信札,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作为“宋四家”之一 的蔡襄,在此帖中较为地道地表现了“二王”书法传统的精彩笔法,可谓是笔笔有来历,显得蕴藉含蓄,用笔方圆结合,结构开合自如,韵意并臻,堪称杰作。

蔡襄《跋颜鲁公〈告身帖〉》

《跋颜鲁公《告身帖》》 是“宋四家”之一的蔡襄44岁时书写的楷书作品,跋写于传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的《自书告身帖》之后。蔡襄的楷书主 要学颜真卿,后来又从欧阳询、虞世南等初唐名家中吸取一些长处。这一书帖具有颜鲁公的笔法特征,笔画横细竖粗,用笔方圆结合,雄劲而又圆润,字形方正,结 体端庄严整。但与成熟的颜体相比,笔画比较瘦细,而且多了一些秀润,不如颜体苍劲茂密。这是蔡襄在中年时期学习了颜体之后所初步形成的书法风格。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精通诗、词、散文、书法、绘画 等,才华出众。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以诗文著名,并称“三苏”,均名列于“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中。他为人刚正坦诚,性情豁达洒脱,不斤斤计较于政治上 的荣辱得失。他的书法早年学二王,中年学颜真卿、柳公权、徐浩、李北海、杨凝式等,吸取各家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走自己的路。早年的书法较秀逸瘦 劲,自然洒脱;中年以后,笔画写得较腴粗壮,显得雍容敦厚,形成风格独特的“苏体”。他的《黄州寒食诗帖》被人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另外还有代表作《天 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蜀中诗》、《醉翁亭记》、《前赤壁赋》 等。

苏轼于书法敢于创新,唐人尚法,他却认为执笔无法,书法乃无法之法。他斜执笔,用侧锋,遭人讥议,却笔挟伟力豪气。他置“书贵瘦硬方通神”的训 则于不顾,用既肥又扁的字形,吐露萧散风神。他在书法作品中抒发他的才情学识,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个性情绪的触发都在作品的笔画中表现出来。

苏东坡的诗文、题跋中有很多他对于书法的认识和评价,他的这些理论是精辟而深入的。谈到书法艺术的创造作过程时,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认为自己 的书法是“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就是说,写字不能只注重点画技巧,不能机械地刻意地去模仿古人的一横一竖,而应该“以意为主”,根据自己心 中想的来写,随心所欲,这样才会达到妙境,使书法作品具有丰富的意境,产生许多意想不到效果。苏轼的这些主张,倡导了宋代的“尚意”书风。另外,他还谈到 书法的五个基本要素:神、气、骨、肉、血,缺一不可,谈到各种书体的关系时把楷书放在首位,以及关于书法技法、笔法、墨法的许多理论,这些都对后人学习和 鉴赏书法十分有用。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宋代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东坡)因为“乌台诗案”的牵连而被贬黄州,并写下了《寒食诗》二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行书17行,五 言诗2首。曾刻入《戏鸿堂法帖》。这2首诗主要表达了当时他因看不到将来的前途,生活环境又很恶劣,而感到非常孤寂苦闷的心情。这两首诗,不论是诗文内容 还是书法都是他作品中的杰出代表,尤其是书法上的成就特别突出,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诗帖中常常出现粗笔浓墨,有颜鲁公的雄浑丰润,同时又有李邕 的劲健豪放;用笔除了中锋外,还巧妙地运用侧锋,笔锋斜侧着入纸,在转折的地方按得很重,并快速地一转而过,产生刚劲锐利的侧笔效果;字形偏扁,攲侧变 化,主要表现在横画向右上角仰侧,竖画向左下角倾斜;结体有疏有密,有收有放,如“年、中、苇、纸”四字的悬针竖非常伸展舒放,显得豪放爽直,另外其他字 也大小对比明显,整篇作品形成强烈的节奏感而又生动自然。《寒食诗帖》随着书写者感情的起伏波动,也表现不同的节奏变化,前三行的字结体斜正、大小变化悬 殊,但运笔还没有完全放开;从第四行起,运笔速度如快,字体变大;从第七行起,字体明显放大,运笔更加奔放急促,如同滔滔奔腾的江河,气势连贯,可见作者 的心中激情已澎湃到了极点,长时间的压抑之情一发不可收;到末尾的几个字,字形又缩小,趋向的工整,与开头首尾呼应。整幅作品犹如一曲旋律跌宕起伏的交响 乐,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

《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 写于一卷,书写时间在绍圣元年(1094年)农历闰四月,全卷高28厘米,长300厘米,“两赋”加上后记共77行686字,是苏轼传世的行书杰作之一。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洞庭春色赋》文章撰于公元1091年,“洞庭春色”是当时一种用黄柑酿成的酒名;《中山松醪赋》文章撰于公元1094年,苏东坡再次被贬官赴 岭南路上的一个雨天,他把这两篇写酒的赋文书写在一卷上。“两赋”书法突出地体现苏轼书法侧锋、偃卧用笔的特征,就是说在书写时不完全用中锋,而是让笔锋 与纸面有一定的角度,笔锋斜侧,字体呈攲侧姿态,但笔画并不显得软绵绵,结构也不松散,相反,笔画雄劲,结体紧密,而且整幅书帖前后和谐一致,一气呵成,气势连绵。

苏轼《罗池庙碑》

《罗池庙碑》,全称《柳州罗池庙迎送神辞碑》,又叫《荔子丹碑》,刻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碑上有楷书10行,每行15或16字,每 个字有四寸大小,是宋代书法家苏轼的楷书作品,书写的内容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章。罗池庙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祠庙,翰愈的文章是为纪念柳宗元而写的。苏 轼在广泛学习晋唐书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尤其是他的行草书挥洒自如,气韵生动,他的楷书虽然不多见,但从这一块《罗池庙碑》中已经能看出楷书的风格特征。笔画粗壮丰肥,运笔和提按随意自然,变化多端,不是故意地去写出或是方整或是圆润的点画,撇、捺、弯钩等笔画往往是顺着笔锋,在轻微的提按中带出,而且伸 展得比较长但又不显得轻浮,做到了中锋运笔;字的结体攲侧变化,大多数字向右上方倾斜,少数字平正,或向下倾斜,互相配合,生动有趣,字体宽阔雄放,但不 松散。苏轼的这幅作品虽然是楷书,但和他行草的风格相互一致,敦厚而又天真。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非常尊重苏轼的学问人品,深 受苏轼影响,与张耒、晃补之、秦观三人一起被人称为“苏门四学士”。他在作诗上,以唐代大诗人杜甫为宗,是北宋最有影响的诗歌创作群体“江西诗派”的领袖 人物之一。黄庭坚擅长楷、行、草各体书法,最初以周越(北宋书家)为师,后来学颜鲁公、杨凝式、张旭、怀素、高闲、晋人书法及《瘗鹤铭》等,形成自己鲜明 的风格。他的行楷书善于藏锋、回锋,行笔时顿挫变化,用笔往往侧锋取势,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用笔如冯 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 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从颜鲁公《八关斋会报 得记》来,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学他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 快”和结体的舒展大度。代表作有《松风阁诗》、《苏轼寒食诗跋》等。

他的草书成就最大,笔画粗细变化巧妙,有纵横飞动的姿态,是继张旭、怀素之后最有影响力的草书家,赵孟頫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 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我们看他的《花气诗》笔势苍劲,拙胜于巧,肥笔有骨,瘦笔有肉,“变态纵横,劲若飞动”。其美韵不亚于行楷书。《请 上座帖》“笔势飘动隽逸”更是稀世佳作。代表作品是《李白忆旧游诗卷》、《花气诗》 、《诸上座帖》、《杜甫寄贺兰銛诗》。《宋史·文苑传》称他:“庭 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 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黄庭坚在书法理论上也卓有成就,后人辑有《山谷题跋》一书,他主张学古人不必以一笔一画为标准,而应去领会用笔的精神气韵;他强调学书法很重要 的一点就是书法之外的学问、修养;他在谈到书法创作时,提出“随人作计终古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也就是说不要死板地去模仿古人,写出自己的面目特点,才 是关键。这跟苏东坡的观点是一致的,他们两人一起把宋代书法的“意象”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黄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卷》

《寒山子、庞居士诗卷》,它是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的一幅行书代表作,内容是唐代隐士寒山子《劝戒诗》与居士庞蕴的诗偈,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一诗卷是黄庭坚晚年的杰作,有着鲜明的黄庭坚行书的风格特征,尤其在字的结体上,吸收了《瘗鹤铭》和颜真卿楷书的结字方法,加以夸张和变化,创造出一种 俊挺豪迈的新面目。这幅作品中字都有这样的特点,一波数折;中宫收敛的地方,笔画排列紧密,显得雄强茂美,而有些笔画,如帖中“水、人、本”等字的撇 捺,“黄、箭、世、苹、业”等字的横笔,都是尽情地纵向伸展,横向逸出,显得痛快淋漓,具有豪爽飘逸之气。字形结构上突破了方正规矩的外形,在冲破均衡的 同时,又能使字保持住重心,笔画的伸展并不是完全没有方向,疏密处理得很巧妙,笔画之间也是左顾右盼、互相呼应,有放也有收。这幅字的结构上还有“攲侧” 的特点,不但横画倾斜,竖画也蛇曲不正,然而这些歪斜的字笔画遒劲,结体开张,很有气派。

黄庭坚书《李白〈忆旧游诗〉卷》

草书墨迹。洋洋洒洒五十二行,三百四十余字。据明代书画家沈周考定此卷为黄庭坚在绍圣年间(公元1094-1098年)被贬黔中后所书,是他晚 年的草书代表作。正如沈周在诗卷的题跋中所说:“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怀素)三昧,此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 ‘草圣’宜焉!”此时黄庭坚的草书艺 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祝允明评论此帖说:“此卷驰骤藏真,殆有夺胎之妙。”此诗书法,深得张旭,怀素草书飞动洒脱的神韵,而又具有自己的风格。用笔紧 峭,瘦劲奇崛,气势雄健,结体变化多端,为黄庭坚草书之代表作。黄庭坚的草书学的是张旭、怀素、高闲、杨凝式等前代草书,可贵的是,他在学习和继承的基础 上,又能进行创新和发展,写出别具一格的草书佳作。黄庭坚书于50岁时的《李白〈忆旧游诗〉卷》 便是其中之一,现珍藏于日本京都滕井博物馆,它笔势苍 劲,飞动飘逸,和黄庭坚的其它草书作品相比,有自己的独特魅力,这是一件充满烂漫气息的艺术珍品,这篇诗帖,既有许多各不相同的“点”画,也有连绵不断、曲折迂回的连笔,书法家在写的时候,有些短横、短竖、短撇都缩成活泼的“点”,而把有些笔画连贯起来写,点线穿插,互相点缀、映衬,好像是风清气爽的秋季 里,在奇崛瘦峭的古松下,自然地散布着万点菊花,令人陶醉。在这幅作品中,字与字的上下连接很有特色,写完一个字后,下一个字并不回到“中轴线”上再来重 新开始,而是紧接着上一个字最后一笔的笔势,写下一字个字的起笔,显得左冲右突、跌宕起伏,在随意、率真的运笔中充满活泼烂漫的气息。全卷一气呵成,自由 洒脱的风格显不了黄庭坚在草书艺术方面了得的成就,应该是继张旭、怀素之后擅长狂草艺术的第一人。

黄庭坚《诸上座帖》

《诸上座帖》 又称《梵志诗》,是宋代书法家黄庭坚狂草书法的精品代表作,写于元符三年(1100年),书帖有草书正文79行,行书款字13 行,共计92行,共470多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看到这一书帖,我们会想起怀素的《自叙帖》用笔刚柔、动静、粗细、曲直变化非常丰富,线条或是圆转 流畅,或是苍劲扭曲,落笔时墨色浓重湿润,在迅速的挥写中,墨色浓淡变化,写到最后墨色干枯,线条却显得更加苍劲有力。这一长篇巨作作者是一口气写完的,常常笔笔相连,字字相连,偶尔有笔画断开的地方,用一些形态各异的点画和短小的笔画来点缀,既行气连贯,又活泼生动。《诸上座》自由洒脱的风格同样显示了 黄庭坚的草书艺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

《黄州寒食诗卷跋》(如图)是他在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后写的一段跋语,此跋历来为人们所珍视,与原帖合称“双璧”。《寒食帖跋》表现了“黄书 ”的基本艺术特点。《跋文》用笔锋利爽截而富有弹性。其字写得藏锋护尾,纵横奇崛,其长笔画波势比较明显。由于黄庭坚善于把握字的松紧,因此形成了中宫收 缩而四周放射的特殊形式感,人们也称其为辐射式书体。在布局上,《跋文》常从欹侧中求平衡,于倾斜中见稳定,因此变化无穷,曲尽其妙。从局部看,一行字忽 左忽右,但从整体看,呼应对比,浑成一体。此跋给人以神情饱满,气势贯通的感受,决无荒率之病,达到了艺术的化境,所以他在最后不无得意地说:“他日东坡 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蔡京

蔡京(1047-1126),字元长,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政和二年被封为鲁国公。他的书法先后向蔡君谟、徐季海、沈传师、欧阳询、二王 学习过,字势豪健,沉着痛快。他有很高的书法水平和鉴赏能力,宋徽宗时刻的《太清楼帖》中的卷首语就是由蔡京书写而成。明清时曾经有人提出,宋人称“苏、黄、米、蔡”这四大家中的“蔡”原来是指蔡京,蔡京书法笔法姿媚,在蔡襄书法之上,生活的时代也与苏、黄、米三人相近,但后人因为蔡京人品低劣,所以把他 从四大家的名单中划掉了,代之以比他们大一辈的蔡襄。他留传下来的书法有墨迹《唐明皇〈鶺瓴颂〉跋》、刻石《草堂寺题记》等。

米芾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后来改为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居士、海岳外史。祖上居住在太原,后来迁到湖南襄阳,最后定 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带),曾被宋徽宗封为书画学博士,任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他性格豪宕,喜欢穿唐服,嗜洁成癖。收藏奇石,并拜石为兄长,所以 人产又称他“米颠”。他在书法、绘画、文学、鉴赏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米芾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确实是一个早熟的 怪才。在书法道路上大致经地了这样一个过程:临仿→集字→刷字。他在继承“二王”书法上下过苦功,善于临写晋唐楷书,据说流传至今的王献之《中秋帖》就是 临本。临仿之后,他根据自己的见解选择古人的字,集字成篇,最后大胆创新,创造了“刷字”,突破了种种规律拘束,运笔迅疾,运用正锋、侧锋、藏锋、露锋等 不同笔法,结体大小、攲侧变化,使整幅字呈现正、背、偏、侧、长短粗细,姿态既沉着痛快,又具有天真烂漫的情趣。代表作有《苕溪诗蜀素帖》、《多景楼 诗》、《珊瑚帖》、《吴江舟中诗卷》 他写有《吏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等书,对于前代书法家的评价较苛刻,很少有赞许的,但其他也有不少是 有一定道理。

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独到的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大概姜 所记的“无垂不缩,无住不收”也是此意。即要 求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章法上只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卧、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 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 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米芾的书法中常有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扬的神气,以几十年集古字的浑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于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

米芾《蜀素帖》

《蜀素帖》 是宋代书法家米芾的行书代表作之一,书于38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米芾以晋唐书法为师,受到二王、褚遂良、李邕等人的影响,同时,他又能不受前人的束缚,大胆创新;在行书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蜀素帖》在结体上,大部分字都向右上方倾斜,在攲侧中打破结构的平稳匀衡,增 强了动态感。字形修长,给人一种俊秀、洒脱的美感,点画灵活飞动,变化无穷,中锋和侧锋、藏锋和露锋交错,帖中的横竖笔画大多重入轻收,以侧锋重按起笔,然后调动为中锋,行笔迅速,显得痛快淋漓。帖中的平捺、竖钩等笔画也很有特色,如“连”、“远”、“游”等字的平捺,形状如同一条船,在海面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米芾称自己的字是“刷字”,便是说他自己写字时行笔迅疾酣畅,而且笔法多变,笔力劲健。欣赏《蜀素帖》时就可以领略到这一点。,在蜀素上所书的 各体诗八首。“蜀素”是四川造的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 制作讲究。此卷相传为邵氏所藏,欲请名家留下墨宝,以遗子孙, 可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 写。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而米南宫见了却“当仁不让”,一挥到底,写得随意自如,清劲飞动,真似如鱼得水一般。另 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米芾用笔如画竹,喜“八面出锋”。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 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结字也俯仰斜正,变化极大,并以欹侧为主,表现了动态的美感。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 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米芾《苕溪诗卷》

《苕溪诗卷》 是宋代书法家米芾元佑三年(1088年)八月八日出游浙江湖州的苕溪时书写的,当年米芾38岁,是他留存下来的书法作品中有具体 年月的一件,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它是米芾早年的作品,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件行书精品。用笔上变化极其丰富,有藏锋、中锋,也有露锋、侧锋,运笔速度 很快,有大量的提按顿挫,所以线条粗细变化明显,或者头部粗重尾部纤细,或者两头尖细中间厚实,跳跃性很强,墨色或浓或淡,或润或枯。字形偏长,但大小不 同,随意变化,结体上打破了平稳和严谨,大多数字向右上方倾斜,姿态生动。整幅作品在用笔和结体的变化中显得爽利灵动,天真自然。

米芾《多景楼诗册》

极为豪放,笔力雄伟,神采奕奕。诚如宋赵秉文所盛赞的:“此册最为豪放,偃然如枯松之卧涧壑,截然如快剑之斩蛟龙,奋然如龙蛇之起陆,矫然如雕 鹗之盘空,乌获之扛鼎,不足以比其雄且壮也,养由基之贯七札,不足以比其沉着痛快也。”见此册,可以使人想象出米芾当时挥毫时“神游八极,眼空四海”的惊 人气魄。

米芾《寒光帖》

淡黄纸本。行草书。是其四十一岁以前书写的。明董其昌在此帖的跋记中写道:“老米此尺牍似为蔡天启作,笔墨字形之妙,尽见于此”。此帖书法与一 般常见的米字略有不同,其行笔时提处细若丝发,圆润遒劲,按处中锋直下,沉着不滞;结字因势生形,行间丝带连绵不断,熟而不俗,险而不怪,欹正相生,出乎 自然。

赵佶

赵佶 (1082-1135),宋徽宗,北宋1100-1125年间皇帝,河北涿县人。政治上昏庸无能,重用奸臣童贯、蔡京。金兵南下时,他被 俘虏,死在北域,北宋王朝也因此遭灭亡。在艺术上,他却是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书画可彪炳史册,其画尤好花鸟,并自成院体,充满盎然富贵之气,令花鸟画步入 其全盛时期。他是艺术活动的倡导者、组织者。他广泛收集历代书画文物、古今书画名作,命专家编辑成《宣和书谱》、《宣和画谱》。等,还让宫御府收藏的前代 书家墨迹让大臣重新摹刻于太清楼,这就是著名的《大观帖》。他对宋代书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赵佶书法初学黄庭坚,后学褚遂良、薛稷、薜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之长而出新意,用笔和结体更加劲挺,横画收笔带钩,竖画细长,收笔带点,撇、捺如同锋利的匕首,他创造的这种书体被人称为“瘦金体”。这种书体,在前人的书法作品中未曾出现过。褚遂良的瘦笔,只是小部分相同,大部分则不一样。与唐朝薜曜的字相比,可以说是最接近的。也许赵佶是从薜曜的《石淙诗》变革而来,但他的创造显然比薜曜成熟得多。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书体,赵佶已把它的艺 术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当然也不是别人易于仿造的。后代习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廖若晨星。金章宗曾仿赵佶瘦金书题写明昌内府中从宋廷抢来的书画名迹,如传为赵佶所摹的《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笔势纤纱弱,形质个差。可以说,赵佶的瘦金书是中 国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正如《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逸劲,意度无成,非可以陈迹求也。”他的代表作品有《千字文》、《稼芳词》、《大观圣作之碑》 等。

赵佶《草书团扇》

赵佶可称得上是历代帝王中在书画艺术方面最富成就和才华的一位,他在书法上除了垂名书法史的“开宗立派”的“瘦金体”楷书外,草书成就也很突 出。由他所书的《草书团扇》 就是一件被人誉为绝无仅有的艺术珍品,原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扇面共书写了“掠水燕翎寒自转,堕泥花片湿相重”共14个字的 正文和一独一无二的签押式署款。全扇构思布局极为巧妙,落墨潇洒流利,举重若轻,宛如神来之笔;结体动荡流逸中显出矩合度,不激不厉;线条宛转流畅,秀雅 清丽,整件作品中流露出的是一种令人赏玩不已的儒雅之气。末尾的签署也是赵佶最常用的写法,据说是“天下一人”四个字的缩写式花押,表示身为当朝皇帝的 他,既有至尊无上的政治权位,又有天下独一无二的技艺。

赵佶瘦金书《千字文》

瘦金书《千字文》 墨迹本,共有105行,1015字,是宋徽宗赵佶楷书——瘦金体的代表作品之一。写于崇宁三年(1104年),当时赵佶年仅 23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从唐代以来,“瘦硬”这一路书法风格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到了宋徽宗的时候,徽宗赵佶在前代书法的基础上,创造了“瘦金体》书 法。它的用笔起源于唐代初期的书法家褚遂良、薛稷的书法,但笔画写得更加瘦劲,结体是学习了宋代黄庭坚等人的大字楷书,舒展劲挺,《千字文》墨迹是赵佶瘦 金书的代表,笔画非常瘦细尤其是中间一段,像是根细铁丝,挺直有力,笔画的头尾两端顿挫明显,甚至是很夸张。横画收笔常常带钩,竖画收笔顿按的地方如同一 个点画,撇笔如同匕首,细长尖利,捺笔和竖钩也拖得很细长。个别字中还有连笔,更加紧密。人们常用“直如箭,劲如铁”来形容瘦金体的运笔有力。学习这种瘦 硬的书体对于学习中国画中的工笔画很有帮助,因为它们看上去线条都很瘦细,却需要很强的腕力。瘦金体以它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魅力在中国书法史上赢得了一 席之地。他的草书《千字文》,是40岁的作品,长达11米余,气势极为雄健,观之“飞动若虎踞龙腾,风云际会,远异常流。”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他才气超逸,以诗闻名,有《剑南诗稿》、《渭 南文集》等。他还擅长书法,但因诗名大盛,掩盖了他在书法上的成就。陆游的行草学李邕、杨凝式、黄庭坚,草书学张旭,笔法精妙,笔势飘逸。留传下来的作品 有《自书诗卷》、《与仲信、明远二帖》、《仲躬帖》等。

陆游《自书诗卷》

陆游《自书诗卷》 是他晚年退隐山林,与乡村父老一起过着隐居生活时写的行草书作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全卷共写有作者自作诗八首,内容均为 具有浓厚田园生活气息的诗篇。全卷书法笔法熟练精妙,笔画遒劲,有的粗壮雄强,有的纤细秀丽,运笔速度快慢变化,或急或缓,有连绵攲侧的行书,也有端庄凝 重的楷书,穿插变化,节奏鲜明,产生奇妙的意趣。从中可见陆游作为南宋最伟大的诗人的同时,也是杰出的书法家。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史诗人和书法家。擅长诗文,著有《揽辔录》、《石湖居士诗 集》等。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受到苏轼、黄庭坚、米芾书法的影响。他认为学习书法必须要观真迹,这样才能看清楚用笔中轻重往复的方法,如果只看碑刻本是 很难有长进的。应该说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他的主要作品有《西塞渔社图卷跋》、《中流一壶帖》、《赠佛照禅师诗碑》等。

范成大《向蒙垂诲帖》

《向蒙垂诲帖》,简称《垂诲帖》,是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范成大的传世草书代表作,原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一件信札手迹,共16行,字体为小草书,结构紧密,体势修长,用笔流畅,线条峻劲,章法上字与字之间上下连笔颇多,字距结密而行距疏空,与唐孙过庭、怀素等人的小草作品相比,有着 一种完全不同的审美效果——意态自然高于法度谨严。看得出,范成大的行草书受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北宋书法家的影响较深

朱熹

朱熹(1130-1200),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后来迁居到龙溪县(今属福建漳州)。字元晦,号晦翁、晦庵、云谷老人、沧州遁叟等,宋 代著名的理学家,曾在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讲学。学问渊博,有《易本义》、《四书章句集注》等著作。他还擅长书法,尤其是行、草书,是向晋唐以及黄庭坚、米 芾等名家书法学习的。他还擅写大字,沉着典雅。作品有《城南唱和诗帖》、《《论语》集注残稿》等。

朱熹《行草书札卷》

作为宋代理学家的朱熹在书法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他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南宋时代行草书法的发展水平。本卷 是朱熹的传世手札,残存24 行,原件现藏于南京博物馆。朱熹在书法史上是以他颇有“汉魏风骨”的行草书而饮誉一时的,他的字当时就被人们奉为珍璧,争相搜求,可惜他的墨迹流传已经不 多,而且大多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本作笔力古拙,用笔转折拗,结字方整而略呈右上倾斜,笔墨凝重而不在意中有一种大学者的儒雅风范。

张即之

张即之(1186-1263),字温夫,号樗寮,和州历阳(今安微和县人),南宋后期最有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吸取了米芾、欧阳询、褚遂良书法 的多种特点,既有米书的疏狂,又有褚书的遒美,还有欧书的骨力和紧密的结构。张即之非常喜欢写大字,并把它刻在石碑上,在江南一带得到流传。主要作品有 《金刚般若经》 、《书杜诗卷》、《报本庵记》、《李伯嘉志》等。

张即之《杜甫七律二首》楷书长卷

张即之出生在一个有着显赫家世的官宦家庭,南宋末年,以擅长书法而闻名天下,对金元时代的影响尤其大。张即之的书法风格深受唐人影响,他的楷书 一变颜真卿圆头直入、笔锋居中的笔法,在其中也用侧锋使转、舍去中锋的笔法,往往笔画粗细交替使用,大字榜书特别有名,小楷也清劲绝人。传世的《杜甫七律 二首》楷书长卷,堪称是他晚年大字楷书的代表作,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作书写的是唐代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这二首七言律 诗。全卷信手挥洒,用笔稳健,线条圆劲流畅,尽管由于运笔娴熟和迅疾,使得卷间杂着不少连笔和枯笔,但因为写得结字稳妥,笔画峻挺,所以仍然显得大气磅 礴,而又不失规矩,字字含墨饱满,在抑扬顿挫、使转峻急之间,一种斩钉截铁的豪迈风格跃然于纸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雅唐艺术网

GMT+8, 2024-4-20 18: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