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史:(二)夏、商时期的舞蹈

时间:2008-06-17 14:28:51 来源:网络 点击:0

第三节 殷商的舞蹈

(一)祭祀舞和甲骨文

商民原居住于黄河下游,传说这个部落的始祖契,是他的母亲简狄吞食鸟卵而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是一个以玄鸟为图腾的氏族(一说为鳄与枭的合婚 族)。传14世到商汤,灭夏。因第二代王盘庚迁都于殷(河南安阳西北),后称殷商。商代是奴隶制发展时期,工艺已达到精美的水平,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玉 凤,是象征祥瑞的善舞的珍禽,即所谓“凤凰来仪”。600年间舞蹈艺术有了新的发展。由于商代是神权统治时代,祭祀上帝和祖先都有乐舞。每逢田猎、疾病、农耕、祈雨都要求神问卜,并把结果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所以这些甲骨文有祭祀备忘录之称。它也保存着商代祭祀舞蹈活动的真实记录。主持祭祀的人称巫,他 起着沟通人神的作用。巫以舞通神、娱神,巫、舞同出一源。“巫舞”是农耕文化的产物。雨水的多少,影响着农业的丰歉,所以甲骨文中多有求雨的记载,凡求雨 必呼巫来舞,如甲骨文中有“乎(呼)多老舞——勿乎多老舞——王占曰:其〓雨”的记载。(见《殷墟书契前编》七、三十五、二)。“巫”字像人在祭坛上舞 (工像祭坛)。商民族的首领往往就是巫,他自封为神的代表,为祭祀时当然的主祭。如《隶舞》。“王乍隶(音代)”(《殷墟书契前编》四、十六、六)是记商 王亲自舞《隶》的。跳这种舞时,手执牛尾,轮流传递,一面作盘旋的舞步,所以称“般隶”,又称《代》舞。另一种求雨的舞,叫“舞雩”,《周礼春官》疏:“ 若国大旱率巫而舞雩。”甲骨文中“雩”为“〓”字,这种舞也要手执牛尾。求雨若天不雨,就要把巫放在火里烧,甲骨文有“烄”、“〓”二字,指焚巫。

传说汤时大旱七年不雨,汤乘素车白马,着布衣,身婴白茅,以自身为牺牲,祷于桑林之野,而天降甘霖,获大丰收。桑林即商的神社,因此作《桑林》之乐,名 《大濩》(见《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甲骨文中有率字,即指《大濩》。《殷墟书契前编》卷一卜辞:“乙丑卜、贞:二王宾大乙,〓(濩),尤亡。”记载 了商汤的后代问卜是否用《濩》祭祀商汤(“大乙”即汤),“濩“甲骨文一作〓,画一只鸟,玄鸟为商的图腾,表示汤求雨时礼拜图腾的形象,鸟旁有雨点,表示 沛然降雨(彭松《甲骨寻舞》)。可见《大濩》是祭祀商王朝创建者汤的乐舞。文献也记载有:“作《大濩》,歌《晨露》。”《大濩》的伴唱歌词已佚,《诗经· 商颂》中的《那》和《烈祖》两篇,是商的遗民(多集中在宋国)和宋国公室祭祀其祖先商汤的(阴法鲁《<诗经>中的舞蹈形象》)。史家认为商颂《那》就是 《大濩》的歌辞:“猗与那与,置我鼗鼓。奏鼓简简,衍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鼗鼓渊渊,嘒嘒管声,镛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

从上述甲骨文看,舞蹈是祭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卜辞形象多为手中执牛尾而舞。甲骨文中的“武”字作〓,是个会意字,上部表示手执兵器,用作舞具,下部为 跳动着的脚。甲骨文中武、舞同义而不同字,舞为一手执牛尾而庆祝丰收;武为一手执兵器,两脚踏地,欢庆战争胜利,可见古代舞、武同源(洪成正《古“舞”字 释义》,载《舞蹈论丛》1982年第4辑)。后世舞蹈与武术虽分工不同,仍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东方人体文化的特征。

商代已流行魌头假面的舞蹈,甲骨文中〓形字作一人头戴假面,额头尖耸,下边垂缀耳坠装饰品,假面中央偏上有两个方形孔,供窥视之用。据方起东《甲骨文中的 商代舞蹈》认为,此即魌字。当时盛行人面纹、兽面纹和饕餮纹,如商代兵器就有人面纹〓。不但中原祭祀已有魌头、假面舞蹈,在边远的巴蜀地区,四川广汉市发 掘的商代晚期的祭祀坑,出土了青铜人像和青铜魌头。这个造型奇特的魌头,高64.5厘米,两只兽形大耳,通宽138厘米,面目威严、神秘,上翘的嘴角又似 微露笑容。两只眼珠突出,据研究为蜀王蚕丛的面具,印堂处为一长方孔,似可悬挂。因它的造型奇特,工艺精美,曾引起世界震惊。其他铜面具较小,可以戴着跳 舞,这种商代巴蜀地区隆重的祭祀乐舞场面,既威严又肃穆,更可以推想中原商代祭祀乐舞的盛况。

(二)宴享娱乐的舞蹈

商代既为奴隶制发展时期,奴隶主对宴乐的要求较之夏代尤甚。在乐舞方面,为满足商代奴隶主的欣赏、爱好和享乐的要求,乐舞奴隶不但数量增多(纣晚年开发东 夷,奴隶有“亿兆夷人”。见郭沫若《驳说儒》),其技艺也相应的必须提高,这是舞蹈跨入表演艺术领域的标志。《史记·殷本纪》称:“纣好酒淫乐,作新淫 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大聚戏于沙丘。”布置酒池肉林为长夜之饮。河南安阳商王武丁之妻妇好墓出土一裸体两面纹玉人,一面为男,一面为女,男性,长宽 眉,双手放于胯下,头梳两个角状发髻,疑为乐舞奴隶雕像。商为青铜器全盛时代,炊具、酒具、容器有各种不同的鼎,也有很多青铜乐器。商后期的象纹铙,通高 70厘米,口宽46.2厘米,1959年湖南宁乡老粮仓出土的铙即“镛”,是求雨舞蹈时的伴奏乐器,铙口下隧部饰饕餮纹,侧部为倒夔纹,两旁饰象纹。铙面 饰粗线条的饕餮纹,甬上饰云纹,加涡纹如饕餮眼睛。商至西周大铙出现于长江以南,湖南发现最多,这件乐器尤为精美,这和殷纣王晚年经略东南极有关系,殷纣 王把中原的乐舞文化带到东南,加深了民族间的乐舞文化交流,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更加光辉灿烂,为西周集大成的乐舞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图片资料

出处: 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