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独特的琴谱
一、独特的琴谱
(一)最古老的乐谱
琴的曲谱,相对其他乐谱来说,是非常独特的。其独特之处,主要在于琴谱是用文字来说明指法等演奏方法,没有详细写明音高与节奏。所以,琴谱实际上是一种文字指法谱,这与一般乐谱都不相同。
由于琴谱的特殊性,才使很多人见到琴谱如见天书,感到摸不着头脑。《红楼梦》中所描述的贾宝玉见到琴谱如见天书而遭林黛玉嘲笑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现在的大部分人,包括音乐家们,能看懂琴谱的,实在很少。琴谱相对其他乐谱来说,是十分特殊的。
关于琴谱出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南北朝晚期。隐居于九嶷山的琴家丘明,将其所精通的《碣石调.幽兰》曲谱传予宜都人王叔明。这是琴谱出现的最早的记载。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乐谱,即唐初的古琴谱抄本《碣石调.幽兰》。这部手卷现存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这部琴谱,对于整个世界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减字谱的完善
古老的文字琴谱,是用文字叙述的方式记录指法。这种曲谱相对十分繁杂,往往用很长的一段文字,才能记录一小段曲谱内容。所以,为了记谱的方便而减化琴谱,成了古代琴家的重要课题。
到了盛唐时期,琴家曹柔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首创了古琴减字谱。当然,当时的减字谱,与后来的减字谱还不尽相同,但却为古琴琴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谓减字谱,即是将中国文字减化缩写,将减化后的内容重新组合成一种复合文字,来记载左右手的指法、徽位、弦序一系列内容的琴谱。
后来,减字琴谱在历代琴家的改良下越来越完善,但都未离开曹柔减字谱的基础。到了明朝,古琴减字谱基本完善定型。自曹柔开始,直到现代,古琴的琴谱,都是运用这种独特的减字谱。
明朝是琴谱趋于完善的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多种琴谱书籍,对琴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
在各种琴谱中,最重要的有:最早的文字琴谱,唐初的《碣石调.幽兰》。存见最早的大型琴谱集,明初的《神奇秘谱》。另外还有明清及以后的主要的琴谱:《梧岗琴谱》、《西麓堂琴统》、《琴书大全》、《松弦馆琴谱》、《大还阁琴谱》、《松风阁琴谱》、《澄鉴堂琴谱》、《德音堂琴谱》、《蓼怀堂琴谱》、《五知斋琴谱》、《春草堂琴谱》、《龙吟馆琴谱》、《自远堂琴谱》、《张鞠田琴谱》、《与古斋琴谱》、《琴学丛书》、《琴学入门》、《蕉庵琴谱》、《天闻阁琴谱》、《枯木禅琴谱》、《研易斋琴谱》、《理琴轩琴谱》、《天风琴谱》、《今虞琴刊》、《琴曲集成》、《古琴曲集》等。
二、如何识别琴谱
(一)识别琴谱并不很难
一般人都认为识别古琴谱实在是难事,就象看天书一样。真的如此吗?其实不然。识别琴谱实际上并非很难。一般人认为识琴谱难,只是因为没有掌握琴谱的规律而已。而一但掌握了琴谱的规律,识别琴谱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且,琴的乐谱是指法谱,识别琴谱不一定要有识五线谱或简谱的底子。所以,识别琴谱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说一点都不难(中国人对中国的文化本就是有着特殊的灵感)。
那么,具体如何识谱呢?琴谱中的复合文字一般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的左侧标左手按弦的手指。上部分的右侧标所按徽位。下部分标右手的指法与弦序。如:“
”,表示左手名指按九徽,右手勾三弦。若有绰的指法,一般将绰的符号“卜”标于下部分指法的上方,如“
”。若有注的指法,一般将注的符号“氵”标于下部分指法的左侧,如“
”。若弹散音,则在上部分不标手指及徽位,而标散音符号“艹”说明。如:“
”表示右手勾五弦散音。
(二)琴谱上的常用符号
在琴谱上,为了便于说明曲谱内容,一般除了有关指法的内容以外,还有一些起说明作用的其他符号。其中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再作 (
)
表示再重复弹奏一次。
(2)从头再作 (
)
表示从头再重复弹奏一次。
(3)入慢 (
)
表示开始慢弹。
(4)少息 (
)
表示稍微歇息一下。
(5)急 (
)
表示急弹。
(6)缓 (
)
表示缓弹。
(7)轻 (
)
表示轻弹。
(8)重 (
)
表示重弹。
(9)就 (
)
表示就在此徽位。
(10)连 (
)
表示连弹不断。
(11)至 (
)
表示以滚、拂、历等指法弹至某弦。
(12)不动 (
)
表示按处不动而弹其他弦。
(13)曲终 (
)
表示乐曲结束。
中央音乐学院校外音乐水平...
北京新艺考首考图文实录
北京2024年高招艺术类...
7部影片春节档上映,预计...
解密照明设计与人体艺...
中国著名建筑一览(图...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
中央音乐学院校外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