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雅唐艺术论坛 首页 舞蹈 舞蹈历史 查看内容

中国舞蹈史:(十一)民国时代舞蹈文化的发展

2008-6-17 19:35| 发布者: 李艺| 查看: 1516| 评论: 0

摘要: 第十一章 民国时代舞蹈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的舞蹈   土地革命时期的舞蹈艺术在为人民大众的旗帜下,以迅速讴歌现实为主导思想,表达了人民的理想和要求。    1.为了满足人民对文化艺术生活的需求,江西一带建立了我国最早的革命戏剧学校——高

第十一章 民国时代舞蹈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的舞蹈

土地革命时期的舞蹈艺术在为人民大众的旗帜下,以迅速讴歌现实为主导思想,表达了人民的理想和要求。

1.为了满足人民对文化艺术生活的需求,江西一带建立了我国最早的革命戏剧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还建立了工农剧社、“八一”剧团、工农剧团、战士剧 社、火线剧社及火星剧团、红旗剧团、战号剧团等。上述剧团或学校演出了不少话剧、歌剧、舞剧、活报、音乐、歌舞和舞蹈节目。这一时期的革命文艺已初步与工 农兵相结合,文艺成为人民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2.当时被誉为三大舞星的李伯钊、石联星、刘月华,以及危拱之对于发展土地革命时期的舞蹈艺术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李伯钊(1911~1985年),舞蹈、戏剧教育家,剧作家。四川重庆人。少年时代喜爱文艺,积极参加学校文艺活动。1925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 学习,学习期间曾在莫斯科一所著名舞蹈学校进行形体训练,并学习了苏联各种舞蹈。在学习期间,观摩过依沙多拉·邓肯表演的《国际歌舞》及其他舞蹈。1930年回国。1933年任高尔基戏剧学校校长和兰杉剧团团长等职。在此期间,她编写了不少具有时代气息的话剧。她也是革命舞蹈的传播者和组织者,经常 为军民表演的节目有《乌克兰舞》、《海军舞》、《红军舞》、《农民舞》、《水兵舞》等等。此外,她还把《国际歌舞》及歌舞活报这一艺术形式介绍到中国来。她与石联星、刘月华共同创作了《农民舞》、《工人舞》、《红军舞》。还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组织了《走会》,编排了《扇舞》,为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新舞蹈,做出了重要贡献。

石联星(1914~1984年),舞蹈、话剧表演艺术家,湖北黄梅人。1932年赴江西,在红军学校俱乐部从事戏剧工作。翌年调任高尔基戏剧学校教员、工 农剧社演员,兼兰杉剧团舞蹈教员和编导。她和李伯钊、刘月华共同创作《农民舞》、《工人舞》、《红军舞》,共同表演《村女舞》,受到群众的称赞。还与刘月 华创作了《台湾人民反抗殖民者压迫舞》。之后,她任火星剧团领导人,在此期间,创作了《游击战》等舞蹈节目。此外,她创作和演出了不少话剧,并任主要演 员。1937年后在抗敌演剧二队、广西省艺术馆、新中国剧社工作。

3.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的舞蹈艺术。

人们为了庆祝胜利,迫切要求用舞蹈艺术形式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新生活的无比热爱,用舞蹈艺术反映自己的生活。在专业舞蹈工作者和业余舞蹈工作 者的共同努力下,人们创作了舞蹈《马刀舞》、《大刀舞》、《刺枪舞》、《红缨枪舞》、《妇女体操舞》、《大生产舞》、《送郎当红军》、《军事演习歌》、《团结舞》、《儿童舞》、《大放马》、《鲁胖子哭头》、《分田歌》、《过新年》等。《马刀舞》以慷慨激昂、刚劲有力的舞姿,反映了红军战士挥刀跃马、冲锋 杀敌的英雄气概。该舞深受群众欢迎,成为当时歌舞的典型。1932年,在工农剧社举行的文艺会演上,该舞被评为优秀节目。

《大刀舞》以威武、剽悍的舞蹈动作,并采用“龙灯”的穿插队形,显示了战斗气氛。

《刺枪舞》(也称刺杀舞)是一种操练性质的舞蹈,舞蹈动作由练兵生活的“拨”“刺”等提炼而成,体现了战士百炼成钢的英雄气质。

《妇女体操舞》描写妇女站岗放哨的情节,用载歌载舞的形式,手持木棍,飒爽英姿,突出了妇女健壮的体质和保卫家乡的决心。

《送郎当红军》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现了妻子送郎上前线的生动场面。

《儿童舞》以歌舞形式,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无邪的性格。

4.民间舞蹈为新的生活服务。

江西和闽西一带流传的民间舞蹈多姿多彩,深受人民的喜爱。

流行在当地的龙灯、狮灯、船灯、鱼灯一类的“灯舞”以及《花鼓》等各种民间舞蹈,每逢节日或群众集会,都要表演,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如《走会》在当时的喜庆节日就出现在广场街头,受到人们的厚爱。

5.外国舞蹈的传入。

说到闽西、瑞金一带的舞蹈的开展和外国舞蹈的传入,不能不提及李伯钊同志。她1930年留苏回国,辗转闽西和赣南,经常为群众和战士表演朴素健康的苏联舞 蹈,并热心地将其表演技艺传授给观众。她表演的《老海军舞》、《乌克兰舞》、《水兵舞》、《红军舞》、《国际歌舞》等舞蹈迅速流传开来,起到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

土地革命时期的舞蹈是在极困难的条件下诞生和发展的,它为我国舞蹈艺术走向革命现实主义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图片资料

出处: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


##########NextPage##########

第二节 外国歌舞团在中国

19 世纪,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因而我国的文化艺术不能与外界交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国民族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此情况下,歌舞艺术才相应 地得到了交流,并促进了我国早期歌舞艺术的发展。同时,外国文化艺术不断传入我国,许多外国著名歌舞团也相继来我国演出,如美国邓肯歌舞团、丹尼斯古典歌 舞团、日本宝塚掸歌舞团、松竹音乐剧团、意大利米兰大歌剧团、苏联俄罗斯—乌克兰大歌剧团等,都曾在北京、上海等地演出。这对我国五四运动以后的舞蹈艺术 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良好开端。

日本松竹音乐剧团演出的舞蹈有《春之舞》、《雨中歌舞》、《日本赤穗进行舞》。

图片资料

出处: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


##########NextPage##########

第三节 明月歌剧社、梅花歌舞团及其他歌舞团

1927 年黎锦晖组建了中华歌舞团(明月社的前身)。当时主要团员有黎明晖、王人艺、王人美、黎莉莉(钱蓁蓁)、徐来、薛玲仙、黎锦光等人。到明月歌剧社时增添了 聂耳、白虹、周旋、杨枝露、黎明健、于立群等团员。中华歌舞团曾到南洋各地巡回演出,节目有黎锦晖早期儿童歌舞剧的代表作和小型歌舞表演《收沧沧》、《蝴 蝶姑娘》、《小小画眉鸟》以及以戏曲舞蹈编成的《火花舞》、《浪里白条》和外国的《西班牙舞》、《海军舞》、《天鹅舞》等,受到南洋侨胞的热烈欢迎。

1929年,“中华歌舞团”改称“明月歌剧社”。1931年,“明月歌剧社”曾在北方各大城市公演,受到青年学生的赞赏。

“梅花歌舞团”(最初叫“梨花歌舞团”)是20年代创办的歌舞团体,创办人是魏萦波女士,她最早在上海东南女子体育专科学校学体育,因酷爱舞蹈艺术,被中 华歌舞专修学校聘为舞蹈教员。她所教授的舞蹈是《优秀舞》、西洋古典舞、土风舞及中国戏曲舞蹈。她还先后协助黎锦晖为儿童歌舞剧设计舞蹈动作。1927 年,魏萦波排练了《专制皇后》、《抵抗》、《胜利》等。同年底,她组建了“梨花歌舞团”,1929年,她创作的《七情》(盘丝洞)是一部反封建反迷信的歌 舞剧。该剧于1930年初夏在南京、上海公演,轰动一时,得到田汉、左明的鼓励、帮助。1930年,“梨花歌舞团”改名为“梅花歌舞团”,上演欧阳予倩编 的歌舞剧《杨贵妃》以及《国色天香》、《草裙舞》、《玉兔舞》、《西班牙舞》、《却尔斯黛舞》、《水手舞》、《剑舞》、《扇舞》等等。这个团从创办到停 办,延续20年之久。他们曾到过东南亚各国及香港、澳门、九龙等地演出,在国内曾到过北京、南京、福建、四川、浙江等地演出,影响颇大。该团主要演员有后 来成为电影明星的龚秋霞及严月娴、潘文霞、潘文娟、徐桀莺等人。

20年代末期至40年代初期,全国各大城市还成立了其他一些歌舞团,其中较有影响的为“冷燕社”“集美歌舞社”“新华歌剧社”“群艳歌舞社”“华光歌舞剧 团”“银花歌舞团”“桃花歌舞团”等。他们上演过《天鹅舞》、《俄罗斯舞》、《广东舞》、《法兰西舞》、《马车舞》、《行军舞》等舞蹈。

图片资料

出处: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


##########NextPage##########

第四节 中小学校的歌舞艺术

五四运动后,学校教育具有了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道德,以美育为核心的中小学歌舞,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具有时代的风貌。这一时期所产生的歌舞、歌舞剧,是以真、善、美教育为目的的。

1920年左右,在北京中小学里流行一种《优秀舞》,是由教会学校推行的。据文字记载,《优秀舞》由五个基本部位组成,脚和手的动作与芭蕾舞的五个基本部 位相似,但不立足尖,不如芭蕾舞的动作严谨。不久,《优秀舞》流传到上海的中小学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该舞蹈是五四运动后最早流行在中小学校的一种外来 舞蹈。

1923年,在上海中小学和部分体育学校盛行《形意舞》。《形意舞》是指舞蹈动作要结合剧情,以形象来抒发情志,是形象与意识相结合的舞蹈。

各国的“土风舞”(即民间舞)也开始在中小学校流传,从而丰富了学生们的艺术生活。

为了促进少年儿童的求知欲,充实学校的歌舞艺术,一部分教师以传统歌舞为基础,适当吸收外国舞蹈,根据通俗的曲调和浅显易懂的歌词编创了不少歌舞。如《霓裳舞》、《飞絮舞》等。这些短小精悍的歌舞容易被儿童所接受,它是教育当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图片资料

出处: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


##########NextPage##########

第五节 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及歌舞

1917 年至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使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使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艺术走向了新高潮。这一时期舞蹈艺术 具有新文化的思想内涵和特征,在新文化思想的影响下,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教育为学校教育的主导思想,这对学校的歌舞艺术发展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

在学校的教育思想体系不断改革和更新的情况下,各中、小学校出现了新型的儿童歌舞剧和歌舞,以真、善、美和自由、平等、博爱为教育的核心,以崭新的思想内容来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当时歌舞剧、儿童歌舞的创始人黎锦晖先生,为儿童歌舞艺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黎锦晖是我国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他受五四运动和新文化的影响,创作了12部儿童歌舞剧和24部歌舞节目,其影响遍及全国各个城乡和中小学校,乃至东南亚各国。

黎锦晖是湖南湘潭人,青少年时代广泛接触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1916年开始学习西洋音乐,五四运动之后,致力于改革音乐教育和推广国语,专门从事儿童歌舞剧和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

黎锦晖的代表作有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三蝴蝶》、《小小画家》、《春天的快乐》、《最后的胜利》,以及歌舞《可怜的秋香》等。

《葡萄仙子》是通过葡萄仙子、喜鹊、甲虫、山羊、兔子及雪花、雨点、太阳、春风、露珠的相互关系,告诉人们应该爱护劳动果实,使丰富的果实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月明之夜》叙述快乐之神向人们梦境中散布快乐,其实只有人间才有快乐,连月宫中的嫦娥也不甘寂寞,嫌弃自己孤独的生活,下凡人间,和孩子们共享快乐。

《三蝴蝶》描写三只美丽的蝴蝶,在菊花丛中飞舞,她们沐浴着阳光的温暖。突然空中起了乌云,开始刮风、下雨、闪电,蝴蝶要求菊花保护,可是一朵花不能容纳 三只蝴蝶在一起,三只蝴蝶如同同甘共苦的好友,不忍分离,她们同心协力与恶劣的天气作斗争,结果太阳出来了,阳光普照大地。蝴蝶、菊花欢歌乐舞。

《春天的快乐》表现一位忧愁公主在花园中愁叹悲伤,被花、鸟和邻家姐弟劝化,顿时觉悟。要用劳动去抵抗忧愁,勤劳才能获得快乐的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最后的胜利》是黎锦晖1927年创作的一部直接反映北伐战争的歌舞剧,描绘工农商学兵团结起来,打倒压迫者,与军阀奋战,最后取得胜利,歌颂了革命和人民。这是一出表现现实生活的剧作。

黎锦晖的歌舞剧和儿童歌舞直接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为数不多,大多数采用童话体,使花草虫兽人格化,把美丽的大自然社会化。作品主题思想鲜明,歌曲流畅,浅显易懂,抓住儿童特点,以舞蹈形象表达感情。

黎锦晖先生是位多产的儿童歌舞剧作家,同时,他的早期作品,具有时代性、进步性、广泛性,推动了社会和学校歌舞艺术的发展,为我国早期儿童歌舞剧奠定了基础。

图片资料

出处: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


##########NextPage##########

第六节 “抗联”的舞蹈

东 北抗日联军从它诞生起,就很重视革命文艺的宣传鼓动作用,这在抗联的前身,即人民革命军时期,就已经有所表现。1935年10月4日,杨靖宇领导的人民革 命军与第二军政治部主任李学忠率领的西进部队胜利会师,并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盛大军民联欢会。在会上,二军西征队战士跳起了《旦斯舞》。

抗联部队是由各阶层多民族组成的队伍,他们能歌善舞,在冰天雪地的丛山峻岭之中,经常燃起熊熊篝火,欢快地扭起大秧歌,各族战士跳起本民族的舞蹈,抒发豪 情壮志。这支队伍培养了不少文艺骨干,如李敏、黄生发以及抗联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等,他们都是能歌善舞的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在他们带领下,文艺工作者们 创作出不少具有民族风格和生活气息的歌舞、集体舞、歌舞活报,如《刺刀舞》、《活报舞》、《鸭绿江边》、《梧桐树》、《欢迎抗日军》等。

这支革命队伍战斗了14个寒暑,他们以歌舞为反法西斯战争谱写了战斗篇章。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革命文艺工作者纷纷走向陕甘宁及华北、华中、华南、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各抗日根据地,他们与当地的文艺工作者共同开展了当时的文艺活动。

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建立,此外,还建立了青年艺术剧院、八路军战地工作团、联政宣传队、烽火剧团、延安部队艺术学校试验剧团、抗日剧团等文艺团体及艺术院校等。随后,华东、华中、华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类似的艺术教育机构。

上述艺术院校、团体在开展舞蹈活动时,基本上是继承土地革命和红军时代的舞蹈传统,利用民间艺术形式,反映现实生活。演出的舞蹈有《海军舞》、《红军 舞》、《钉铃舞》、《国际歌舞》、《网球舞》、《儿童舞》。创作的舞蹈有《丰收舞》、《统一战线舞》、《红色机器舞》、《收割舞》、《红缨枪》、《红星 舞》、《打日寇》、《小小锄奸队》等。在传统舞蹈基础上编创的舞蹈有《刀舞》、《剑舞》、《秧歌》、《花鼓》、《艇阁》、《小放牛》等。

《丰收舞》表现了农民喜获丰收的情景,动作敏捷,技巧性强。该舞在陕甘宁地区深受人们的喜爱(工人剧团演出)。

《统一战线舞》以海、陆、空军联合起来作战,最后取得胜利为主题,展示出中国人民团结抗日的决心。舞姿刚健有力,气势磅礴,具有战斗精神(青年先锋队演出)。

《红色机器舞》以舞蹈形象摹拟汽缸的发动、齿轮和轱辘的转动、发动机的轰鸣,展示了未来的机器时代的远景(人民抗日剧社演出)。

《收割舞》由129师文工团在太行五堡村军民联欢会上演出。

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人民,为反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自己喜爱的民间舞蹈,如《高跷》、《霸王鞭》、《狮舞》等,来庆祝胜利,或欢送人民子弟兵上前线英勇杀敌。

这一时期的舞蹈以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团结人民、教育人民、鼓舞人民抗战到底。

图片资料

出处: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雅唐艺术网

GMT+8, 2024-4-20 19: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