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百科

时间:2008-06-09 12:58:55 来源:网络 点击:0

戏剧 - 历史概况

戏剧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成分有着紧密联系。无论是欧洲的戏剧,还是东方某些国家的民族戏剧,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性歌舞。

欧洲戏剧发端于古代希腊祭祀大典上的歌舞表演。到公元前6世纪末,阿里翁在春季大典上表演酒神颂时,即兴编唱诗句以回答歌队长提出的问题,泰斯庇斯则在酒神颂的歌舞中加进一个演员,由他轮流扮演几个人物,并与歌队长对话,被认为是最初的戏剧因素。古希腊悲剧的创始人埃斯库罗斯把演员增至2人,逐渐减少了歌舞叙事的因素,增加了戏剧因素,戏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至此成型。古代希腊冬季举行祭典时,人们化装成鸟兽,狂欢游行,称之为“狂欢队伍之歌”,到公元前6世纪,它在希腊本部发展成滑稽戏,被看作是原始的喜剧。公元前487年,雅典在祭祀大典上正式上演喜剧,当时只有3个演员,歌队的作用并不像在悲剧中那么重要。在古希腊喜剧的发展进程中,歌队的作用亦愈来愈小。

东方民族戏剧的起源比欧洲戏剧要晚一些。在印度,公元前1世纪以前的民间迎神赛会上的表演,被看作是民族戏剧的萌芽。到2 世纪,第一部戏剧理论著作《舞论》的出现,被确认为戏剧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中国戏曲艺术的血缘,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歌舞、巫觋等多种成分。到了唐代,古时的歌舞已发展成小型的歌舞戏,周秦的俳优表演已发展成参军戏。一般认为,中国戏曲发展成完整的、独立的艺术样式的标志是12 世纪宋代的永嘉杂剧,又称南戏。在日本,古代人借助面具装扮成天神或恶魔,祈求丰收和生殖后代,有人把这种原始艺能视为民族戏剧的胚胎。12世纪前后形成的猿乐,加进了杂技、歌舞的成分。到中世纪后期创立的能乐与狂言,都具有浓重的祭祀性。起源于16世纪末的歌舞伎,到17世纪中叶已发展成歌舞与对话结合的大型古典剧。

戏剧与歌舞有血缘关系。欧洲戏剧在形成和发展进程中,歌舞成分逐步减少,而发展成以形体动作和对话为基本手段的戏剧形式;东方民族戏剧在形成和发展中,戏剧成分逐步增强,但大量的歌舞成分却被保留下来,形成了以歌舞抒情性与戏剧性并重的艺术特点。东西方戏剧的这种区别,构成人类戏剧文化的两大支脉。

(作者:未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