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雅唐艺术论坛 首页 戏剧 越剧 查看内容

各时期越剧剧团简介

2017-1-9 08:40| 发布者: 李艺| 查看: 19587| 评论: 0

摘要: 戏班 剧团   早期越剧小歌班的演出,无剧种和戏班的名称,往往以领衔演员姓名称呼班名。自 1917年5月以袁生木(莫)、袁文山领衔的小歌班进入上海新化园演出后,在报纸广告中也无剧种和戏班的名称,还以领衔演员姓名 ...


瑞云舞台  绍兴文戏女班。由赵瑞花和魏素云于1932年在宁波组班,演于绍兴、嵊县、东阳、金华、衢州、杭州等地。赵瑞花擅演《双珠凤》中之秋华、《龙凤锁》中之金 凤、《孟丽君》中之孟丽君、《三门街》中之李广等角。1935年,宁波中南大戏院落成,应邀坐班演出。小生李艳芳(时髦牌)、马亦琴、王水花,老生商芳 臣、沈兴妹、喻汉香、邢湘麟,花旦叶彩金、竺灵芝、林黛英、王艳秋,小丑袁金仙、王玉歧、筱宝宝等前来搭班。同年,聘李小楼将京剧《西游记》改编为连台本 戏《唐僧出世》和续本《大唐历史》,并聘绘景师袁大善、王云标制作机关布景,革新舞台面貌,增添气氛色彩。1938年6月离甬赴沪,先后在更新舞台及三 民、通商等剧场演出,戏目有《鹊桥相会》、《破镜重圆》、《金锁记》等。1942年,魏素云离班,赵瑞花与小生金香凤、钟月芳等另行组班,瑞云舞台遂告 散。

越升舞台  绍兴文戏女班。其前身为1930年在嵊县黄泽开办的女科班“越新舞台”。班主刘香贤。1932年春,越新舞台在绍兴演出,邀聘群英舞台科班的姚水娟、竺素 娥两人为客师,并由竺素娥挂头牌。其时,本科班培养的旦角王杏花、孙妙凤、凌喜娟、叶香厅、邢竹琴,小生金香凤、沈妙凤,老生李艳初,小丑黄笑笑,大面吕 喜娥等也已崭露头角,遂组班演出。尔后又有姚月明、商芳臣、周宝奎、王明珠、陈素娥、邢湘麟、麒麟豹、吕胜奎等入班。名角荟萃,演出盛况空前,戏班顿时跃 为浙江女子越剧名班,被观众誉为“嵊剧魁首”。1933年,竺素娥、王杏花相继离班,由姚水娟挂头牌,演出于绍兴、杭州、宁波、金华、温州等地。1935 年,易名越升舞台。1936年至1937年,在杭州大世界游艺场坐班演出两年。在此期间,姚水娟广泛吸收京剧、绍剧(时称绍兴大班)、杭剧(时称武林班) 等剧种的唱腔、念白、表演,又大胆地对越剧的服式、化妆、头饰进行改革,使越剧的舞台艺术渐趋新颖美观。常演的剧目有《沉香扇》、《倪凤煽茶》、《十美 图》、《三笑姻缘》(即《文九美图》)、《胡必松》(即《武九美图》)、《赵五娘》、《玉蜻蜒》、《龙凤锁》、《碧玉簪》、《四香缘》、《双珠凤》、《华 丽缘》、《五美再生缘》、《宝莲灯》、《秦雪梅吊孝》、《王氏买布》、《卖花三娘》、《绣鸳鸯》、《莲花河》、《梁山伯》、《合同纸》、《双合桃》等。1937年,“八一三”战事爆发,时局动荡,越升舞台散班,演员回嵊县躲避战乱。1938年初,刘香贤重组越升舞台赴沪演出,主要成员有姚水娟、李艳芳 (时髦牌)、商芳臣、袁金仙、吕福奎、范瑞娟等,为“八一三”后第一副进入上海的女子越剧戏班,演于通商旅馆剧场等场所。同年8月,姚水娟离班。1939 年越升舞台由赵瑞花挂头牌。1940年赵因出嫁息艺后,戏班一度辍演。不久,尹桂芳、竺水招进班。几经更迭,后于1946年重新组建成芳华越剧团。

素凤舞台  绍兴文戏女班。1932年底,竺素娥与出科越新舞台的花旦孙妙凤合作组班。废弃老板制,与前台老板合股拆账经营。流动演出于绍兴、宁波、舟山、金华、兰 溪、衢州、海门、温州等地,连演不衰。1934年在杭州城站第一舞台及羊坝头振兴国货商场演出。常演剧目有《孟丽君》、《狸猫换太子》、《玉蜻蜒》、《伐 子都》、《金雁桥》、《合同纸》、《沉香扇》、《白罗衫》、《红须剑侠》、《剖肚验花》、《杨柳怨》等。竺素娥功底扎实、文武双全,擅演《红鬃烈马》中的 薛平贵和《武松与潘金莲》中的武松、《蛟龙扇》中的高德怀、《金雁桥》中的张任等武生戏及《白罗衫》中的徐继祖、《剖肚验花》中的柳青云等官生戏,其中 《投军别窑》一折最负盛名。旦角孙妙凤表演深切细腻,老生任伯棠、小生毛佩卿、花旦筱水娟等亦颇具声誉。1937年初,素凤舞台进入上海演于老闸戏院。“ 八一三”战事爆发,戏班经宁波返嵊县避乱。1938年春再度抵沪,与四季春班合演于上海四马路(今福州路)上海小剧场。同年3月,素凤舞台、四季春班及绍 兴乱弹戏班同春舞台在老闸戏院联合会串,盛极一时。4月转至大来剧场演出,又有马樟花、梅艳秋(即梅月楼)、王杏花加入,阵容更显强盛。7月中旬,因竺素 娥离班加入姚水娟组建的越吟舞台,素凤舞台遂告散班。

四季春班  绍兴文戏女班。前身为1933年在嵊县成立的科班,3年满师后改为戏班。班长(老板)王天喜,师傅鲍金龙。演员有20余人,其中有旦角袁雪芬、傅全香、史 翠香,老生钱妙花,小丑钱彩云等。在科班串红台后,演出于浙江嵊县、绍兴、萧山等地,剧目有《梅花戒》、《四香缘》、《双金花》、《双贵图》、《破肚验 花》、《关公显圣》等。原科班未有冒尖的小生演员,该班乃聘请小生金香凤与旦角王杏花为客师,于1936年9月初次到沪。9月8日至11月21日演出于老 闸大戏院和蓬莱大戏院。高亭唱片公司为王杏花、袁雪芬、钱妙花灌制了《游庵哭图》和《方玉娘哭塔》唱片一张,首开越剧女演员灌制唱片的先例。1937年6 月1日至8月13日,该班聘请小生屠杏花、旦角施银花、马秋霞3人为客师再次到沪,演出于通商、大华、永乐等戏院。1938年2月15日该班第三次到沪,与竺素娥、王杏花为首的素凤舞台联合演出于“上海小剧场”。3月1日移演于老闸大戏院,一度与绍兴大班“同春舞台”一起作三班联合演出,会串了《通州奇 案》等剧目。4月1日至7月15日,该班仍与“素凤舞台”合作演出于大来剧场。7月31日起,该班由小生马樟花与袁雪芬领衔演出。其时,所演剧目虽都是 《玉蜻蜒》、《碧玉簪》、《梁祝》等传统路头戏,但因主演者艺风较正,演来亦有新鲜气息,很受观众欢迎。1939年,马樟花、傅全香、袁雪芬3人先后上电 台播唱,开创了女子越剧“唱电台”的先河。1940年,该班上演了陶贤编导的新戏《恒娘》,由于使用三夹板绘制布景,化妆、服装也有改革,使观众耳目一 新。此剧连演64场,场场满座,轰动一时,因而确立其著名戏班的地位。1941年夏马樟花离去,1942年春袁雪芬又因病回乡,傅全香亦离班,正处于全盛 时期的四季春班遂告衰落,仅保留以钱妙花、钱彩云为台柱的班底。之后,邀请范瑞娟、金香琴合作,在天潼、同乐等戏院演出。1943年2月傅全香又回该班,改组为“全香剧团”。

东安剧社  越剧科班和演出团体。1933年立夏时,在浙江新登成立科班,初名东安舞台,教戏师傅系从嵊县请来的男班和徽班艺人喻传海、袁世昌、袁见发、相元祥、叶守 法等。学员有徐玉兰(老生)、汪笑真(小生)、钟云香(小旦)、潘笑笑(小丑)、项彩莲(老旦)等。学艺半年“串红台”后,同年11月到上海,在南洋桥叙 乐茶楼为王杏花作班底。1934年5月,以班名在浙江桐庐、萧山和新登南乡一带演出。1935年上半年演出于金华、衢州、绍兴、上饶等地,年底进入上海,后返回新登。1937年4月,该班再次到沪演出于老闸大戏院和大东越剧场。5月30日起与绍兴大班“同春舞台”联合演出,会串了《通州奇案》等剧目。抗日 战争爆发后回乡。1938年,重组后再去上海,先后演于大罗天、凤凰、汇泉、南洋等剧场。演出的剧目有《海上两小姐》、《镜中影》、《狐狸缘》、《真假祝 英台》、全本《杀惜》、《祝三娘》、《姊妹登科》、《双拾黄金》、《杜十娘》、《梅龙镇》、《三看御妹》等。1939年11月11日,该剧社因徐玉兰、叶 香厅、袁爱花、汪笑真、钟云香等离去而结束。

第一舞台  绍兴文戏女班。1936年9月,由施银花、屠杏花等在绍兴组班。始演于绍兴千秋模范剧场,主要演员有花衫施银花、小生屠杏花、大面沈兴妹、花旦马秋霞、青 衣筱玉凤、文武小生张贵卿、二面金岳妹、小丑屠岳香、文武老生裘馨安等。因其中几位主要演员系第一副女班出科,故名“第一舞台”。演出剧目有《双珠凤》、《盘夫索夫》、《五花球》、《珍珠塔》、《香蝴蝶》、《方玉娘》、《真假太子》、《玉连环》、《合同纸》、《花魁女》、《血手印》、《四美图》、《分玉 镜》、《二度梅》、《蛟龙扇》、《三笑姻缘》、《碧玉簪》、《三官堂》、《后游庵》等。是年冬,施银花、屠杏花、沈兴妹赴上海丽歌唱片公司灌制《仁义 缘》、《孟丽君·看图》、《前游庵》、《后游庵》、《楼台会》、《大堂会》、《劝秋香》、《二度梅》、《桑园访妻》、《九松亭》等唱片。返绍后,第一舞台 已散班。1938年夏,施银花、屠杏花等在上海太原剧场演出时,再度打出第一舞台班名。周福铨为班主。不久,转至长乐戏院及通商剧场演出。施银花、屠杏花 并挂头牌,另有演员钱秀灵、马秋霞、周宝奎、支兰芳、余彩琴、马亦琴、袁瑞丰、筱金桂等,演出盛况空前,被当时沪上报刊和观众誉为“银杏并蒂”。1939 年新春迁演于大中华剧场,第一舞台步入鼎盛时期,誉满申城。其间,除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等传统戏外,并上演新编剧《董小宛》、《情天恨海 图》、《冰娘惨史》、《白艳冰雪地产子》、《痴女心》、《真假嫦娥》、《孝女寻父》、《雪艳娘》、《蔡小姐忍辱复仇》、《杀妻救母》、《僵尸招亲》等,尤 以时装戏《雷雨》、《黄慧如与陆根荣》最有名。1941年夏,改组为越光剧团。该演出团体在女子改良文戏时期有较大影响,施银花在艺术上正处于鼎盛时期,其唱腔被称为“施腔”,在[四工调]的丰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屠杏花作为女子越剧的第一个小生演员,对女小生行当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下一篇:越剧发展历史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雅唐艺术网

GMT+8, 2024-4-30 04: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