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雅唐艺术论坛 首页 戏剧 越剧 查看内容

各时期越剧剧团简介

2017-1-9 08:40| 发布者: 李艺| 查看: 19588| 评论: 0

摘要: 戏班 剧团   早期越剧小歌班的演出,无剧种和戏班的名称,往往以领衔演员姓名称呼班名。自 1917年5月以袁生木(莫)、袁文山领衔的小歌班进入上海新化园演出后,在报纸广告中也无剧种和戏班的名称,还以领衔演员姓名 ...


解放后——上海

春光越剧团  1949年秋成立于上海,属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民间职业剧团。团长为尹树春,领衔演员为小生尹树春,花旦姚素贞,老生钱鑫培,小丑梁小巧。初演于国光剧场。1950年演出阵容作了调整,开始了以尹树春、李慧琴(花旦)、田振芳(老生)为首的长期合作演出局面。剧务部主要编导有陶贤、金刚、吴翼、郑传鉴,作曲 王元坚、冯九经,舞美设计张坚安。当时其他比较主要的演员尚有:裘大官(大面)、潘笑笑(小丑)、金宝花(小生)等。演出多以新编剧目为主,主要剧目有 《花亭会》、《吕布与貂蝉》、《西厢记》、《白罗衫》、《望江亭》等。1953年10月至1956年春,主要演出于九星戏院。在1956年春的社会主义改 造运动中,被市文化局批准为国营剧团,经济上自负盈亏。1956年6月30日至7月15日,在丽都戏院演出的《玉蜻蜓》是该团离沪前的最后一次演出。1956年8月2日去甘肃兰州支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为兰州市越剧团。

复兴越剧团  1950年初成立于上海,是一个集中越剧男班演员、实行男女混演的越剧团,团长邢月芳(女小生)。主要演员有:女演员邢月芳、邢竹琴、潘笑笑、胡少鹏、筱 素娥和男演员童正初、盖月棠、叶兆奎、尹汉斌、王小楼、汪乘龙等,编导人员有林健、斐冲、孟舜、斯洪等。1950年2月1日在复兴中路复兴剧场作建团演 出,首演剧目日场《三看御妹》、夜场《血滴子》。2月17日移师虹口海光剧场,6月19日转至解放剧场演出,直至6月30日歇演。在首期演出的5个月里,共上演了30多出戏。所演剧目既有剧本戏,又有幕表戏;既有《分玉镜》、《百花台》、《化缘认妻》等传统老戏,又有《豹子头林冲》、《风尘双侠》等新编历 史戏及《王贵与李香香》等现代戏。其中由斯洪编剧、孟舜导演的《豹子头林冲》,在参加1950年上海市戏曲改造运动春节演唱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950年 下半年剧团停演,邢月芳、邢竹琴等女演员离去。是年冬,开办了艺训班出新越艺社,招收了108名女青年进行培训。1951年夏,剧团在培养接班人的同时又 进行第二期演出,支维永、周剑鹤等男班艺人和余彩琴、梅月楼等女演员加入。先于6月30日至7月6日,在亚蒙戏院演出了《筱丹桂之死》以配合“镇反”运 动。8月份剧团先后在国光剧场和梅园戏院演出。1951年秋,剧团因在上海营业不佳而去浙江城镇演出。1954年剧团在嘉兴落户,后成为国营嘉兴市越剧 团,为越剧男女合演作出了贡献。

新新越剧团  1950年2月18日在上海同孚大戏院成立。头肩花旦许金彩任团长,头肩小生陈佩卿、头肩老生钱秀灵、头肩小丑屠笑飞任副团长。挂牌演员尚有:王爱勤、王 忠芬、尹小芳、邢月憔、陈月莲、陆福奎、童莲芳、赵爱娟等。首演剧目为《第二代》。1951年上半年,屠笑飞、王爱勤、王忠芬、陈佩卿等先后离团参加浙江 省越剧实验剧团、浙江越剧团后,许瑞春、陈佩君等加入。许为头肩老生兼副团长,陈为头肩小生。之后,该团赴天津演出了半年多。1952年春,许金彩离团加 盟芳华越剧团,陈佩君亦离去。尔后高剑琳加入,任头肩小生兼团长,又暂借芳华越剧团青年花旦李金凤来顶替头肩花旦。1952年12月9日,曹玉珍加入任头 肩花旦。自此形成了高剑琳、许瑞春、曹玉珍3人长期合作主演的局面。剧务部成员有编剧江上青、言渊(言秋士),导演田野、林笛,技导文谷,作曲王元坚(兼 职),舞美设计云飞(兼职)。基本演出场所为市中心的永安戏院。演出剧目有《宝莲灯》、《万花楼》、《贾宝玉与林黛玉》、《秦香莲》、《家》等。《秦香 莲》则是该团反复上演的保留剧目。在1954年华东戏曲会演中,许瑞春在越剧《屈原》中饰新靳尚一角,获表演三等奖。在1956年初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中,剧团被批准为国营,经济上自负盈亏。1956年1月1日,在永安戏院演出《秦香莲》后,于1月5日离沪赴西安支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为西安市越剧 团。

合作越剧团  1950年2月12日成立于上海。由原云华越剧团部分人员作班底,徐天红任团长。演出由徐天红(老生)、戚雅仙(花旦)领衔。其他主要演员有小生赵雅麟、高剑琳,花旦筱水招,小丑丁兆丰,老旦魏兰芳,大面茅胜奎等。蓝流、韩义主持剧务部。2月18日(农历年初二)在恩派亚大戏院开锣,首演剧目是《儿女情 仇》(凌云编,云飞导)。3月,赵雅麟离去参加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小生焦月娥加盟。自1950年2月至8月,为剧团初创阶段,排演了《儿女情仇》、《小寡 妇》、《满城风雨》、《残花败柳》、《十里洋场》、《断肠红》、《雁归来》、《大墙门》等8部戏。演出期间,又拍摄了由中国电影实验工厂摄制的彩色越剧故 事片《石榴红》,蓝流、韩义编导,徐天红、戚雅仙主演。歇夏后,徐天红退出参加芳华越剧团,由戚雅仙继任团长。其时,编剧红枫、老生陈金莲等加入。10月 1日,上演了红枫编剧、沈默导演,戚雅仙、高剑琳主演的《龙凤花烛》,大受观众喜爱,连续演出205场。1951年2月,演员高剑琳、焦月娥,编导蓝流、韩义等相继离去,小生毕春芳加盟,开始了戚雅仙、毕春芳、陈金莲三人长期合作演出的局面,直至1966年。剧务部由红枫主持,成员有编剧傅骏,导演金风、李卓云、孔敏,作曲贺孝忠,舞美设计朱一秋,技导王世袭。此外,长期在团兼职的还有作曲刘如曾、技导方传芸等。剧团原为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民间职业剧 团,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后,被上海市文化局批准为国营,经济上自负盈亏。1958年,剧团由市下放到区,先属新成区,后归静安区。剧团贯彻党的文 艺方针和“戏改”政策,编演了不少受群众欢迎的好戏。代表作有古装戏《血手印》、《林冲》、《王老虎抢亲》、《玉堂春》、《琵琶记》和现代剧《红色医生》 等。在排演现代戏《祝福》和《红色医生》时,主创人员还去绍兴和甘肃省藏区深入生活。《王老虎抢亲》由香港长城电影公司摄制成彩色越剧艺术片。《林冲》曾 为班禅副委员长作招待演出。1956年10月剧团赴京演出,周恩来总理曾亲临剧场观看,并在后台接见演职人员。剧团先后到江苏、浙江、北京、甘肃、宁波、内蒙等20多个省市巡回演出。戚雅仙和毕春芳在长期的艺术合作中,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唱腔。戚雅仙在1954年华东区戏曲会演中,因扮演《屈原》剧中的婵娟 一角获表演一等奖。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中止演出,1972年解体。

华东越剧实验剧团  成立于1950年4月12日,由原雪声剧团26人及云华剧团10人为基础,调集了部分新文艺工作者和干部组建而成。成立时全团有52人,直属华东军政委员 会文化部。伊兵任团委会主任,刘厚生、钟林任副主任,袁雪芬任团长,黄沙任副团长,凌映任教导员,钟泯任编导队长,吴小楼任演员队长,陈捷任乐队队长。1951年3月,剧团归属华东戏曲研究院。是年8月1日,东山越艺社大部分成员加入。华东戏曲研究院副院长袁雪芬兼任团长。任命范瑞娟、傅全香为副团长,凌映任秘书主任。主要演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陆锦花、魏小云、吕瑞英、金采风、陈少春等。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华东地区第一个国营戏 曲剧团。上级赋予该团的任务是,要在戏曲界的“戏改”中起典型示范作用。剧团成立后即下工厂、农村和部队演出。创作排演了《柳金妹翻身》、《父子争先》等 现代剧。对传统剧目《借红灯》进行推陈出新。在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和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参加演出的《梁山伯与祝英 台》、《白蛇传》、《西厢记》、《盘夫索夫》、《打金枝》、《技术员来了》等剧目,均获得多项奖励。《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拍摄成彩色越剧艺术影片。1954年初,前身为玉兰剧团的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划归华东戏曲研究院建制,成为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二团,胡野檎任团长。主要演员有徐玉兰、王 文娟、丁赛君、徐慧琴、钱妙花、周宝奎等。该团演出的《西厢记》和《春香传》,亦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获得了多项奖 励。1955年3月,华东戏曲研究院撤销,在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一团、二团的基础上建立了上海越剧院。

合众越剧团  1951年4月30日在上海建团,小生演员焦月娥任团长,旦角演员小傅全香(薛莺)任副团长。1952年下半年,老生演员任伯棠加盟,任副团长。主要丑角 演员是沈红笑。1952年,小傅全香离去,由汪秀珍任头肩花旦。1955年,汪秀珍离去后,由徐逸秋继任。该团正式挂牌的首演剧场是乍浦路桥的光陆大戏院 (现为曙光剧场)。首演剧目《李三娘》。该团成立期间,先后编演过《红孩儿》、《红须剑侠》、《珍珠衫》、《红楼梦》、《钗头凤》、《斩皇子》,以及大型 现代剧《全家福》、《东风解冻》等剧目,代表作是大型神话剧《虹桥赠珠》。该团创建时靠焦月娥、小傅全香等几名主要演员自筹资金人民币300元起家,以演 出的剧场为团部,没有固定的主创人员,实行编导、作曲、舞美设计一戏一聘。舞台设备均由剧场负责,按戏承包。演出服装除主要演员自备外,其余配角、龙套等 基本服饰与布景道具均向专业店按戏租用。对在团的正式演职人员,分主、次按不同档次的票薪分拆。1956年该团被批准为国营,经济上自负盈亏。自此,不断 提高演出质量,吸收知识分子进团,开始有了固定的主创人员,有编剧李惠文、林野,导演张开程,作曲马凯音,舞美设计施云飞等。1957年,当该团尚属江宁 区分管阶段,曾招收过演员、伴奏等学员20多人。1960年初,因天鹅越剧团的大部分人员被调往北京冶金工业部文工团,该团也抽调部分业务骨干同去。又因 当时徐汇区没有越剧团,经有关领导提议,以合众越剧团为基础,充实因故不能去京的原天鹅越剧团成员,如筱月英、贾舜华、筱天红、袁雪琴、王燕飞等,两者合 并,划归徐汇区所属,并由当时的市文化局徐平羽局长提议改名为春泥越剧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下一篇:越剧发展历史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雅唐艺术网

GMT+8, 2024-4-30 06:06

返回顶部